冯建峰
浙江致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充分涵盖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理念,结合两者优势共同服务于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有效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各方单位的利益;本文就两者接轨的可行性提出多条接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接轨
引言: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层面还存有缺陷,结合工程建立与项目管理的优势在实现互补效果的同时有效完善工程项目体系。因此监管部门与企业应积极推动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一、接轨可行性分析
1.服务管理对象一致。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本质上均服务于工程施工项目指导控制体系,项目管理在其中更多扮演设计工作协调、前期咨询等角色,工程监理则更加侧重于对工程项目本身成本、质量、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对项目的协调以及全周期监管工作均提出较高要求,有效接轨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能够满足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有助于从各方面、多角度掌握项目施工的质量,共同助力于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顺利落实。
2.进度管理。两者在进度管理层面存在高度一致性;规模较大的项目通常意味着较长的项目周期,通过进度管理工作实现对项目进度的良性控制以及对现场资源的协调配置,从根本上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同时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为工程项目在计划时间范围内的交付验收奠定基础,有利于项目建设单位的良性发展。工程建立则侧重于对全部工程环节的全周期监管,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和调整均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从中也体现出项目管理的相关理念,由此可见两者均服务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体系。
3.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成本的控制事实上与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密切相关,在项目实施前需要制定规范可行的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计划,通过资金的合理调配提升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工程监理通常作用于工程支出与成本计划的比较层面,通过动态的比较方式确定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情况,并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资金超支现象追根溯源,在落实成本超支责任的同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整体来看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在成本管理层面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也为两者的接轨创造有利条件。
4.质量管理。控制项目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工程企业通过对项目质量的高效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工程企业在管理项目质量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标准的施工方案并完成现场勘察工作,也是工程企业管理能力和施工水平的直接体现。但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开展质量管控工作力量仍然单薄;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较多类型的不确定性因素,传统的施工方案管控模式对该类因素的把握能力偏弱,不利于全面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监理模式则有效弥补项目管理体系中的缺陷,通过全方位的监控工作确定项目施工中潜在的隐患因素,并根据现存隐患因素对施工单位提出改进要求,从根本上杜绝工程项目隐患因素存续发展;可见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结合能够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接轨措施分析
1.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当前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处于初步推行的阶段,尚未在全行业普遍推广实施,难免存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在推行接轨的过程中应注意配套法律体系的建设,从法律层面为接轨提供更充实的保障,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推进实施。在制定相关法律体系时需要做到对市场变动的把脉,通过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检测及时调整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条文和内容,在秉承与时俱进时代精神的同时确保项目管理接轨中的各项行为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例如法律部门在制定有关接轨的法律体系时分别面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开销等多个方面,保证各项法律精神的有效落实。
2.创建健康的氛围,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与整体氛围关系十分密切,接轨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是市场行为,相关的接轨工作理论上也应满足市场的相关需求,进而为两者之间的接轨创建更优质的市场氛围。这种优质氛围的创建与工程单位、主管部门等机构均密切相关;主管部门在该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发挥机关部门在职能行使层面的优势,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门槛从根本上保证健康的氛围;工程单位则应在管理、监理层面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真正理解接轨真正含义基础上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力求获得更优质的接轨效果。
3.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高质量接轨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保证,也是工程类企业竞争实力的直接体现,若企业具备一支技能过硬且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对于开展接轨工作以及企业的持久良性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工程类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与工程行业先进从业个体进行充分交流,将先进的接轨理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同时企业应定期开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行业标准学习、知识储备等方面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在培训体系中还应当注重对工作人员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和方式应当涉及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各个方面,在树立员工全周期接轨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实践经验的培养和积累力度,在实战中面对接轨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而增强对项目管理接轨中问题与困难的应对能力。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还体现在法律法规知识层面,通过法律层面的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时刻树立法律的准绳,在项目管理接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
4.规范市场秩序。当前项目管理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从业单位数量与规模的快速增加客观上促进行业市场的复杂度,也为监管部门开展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可忽视的是部分企业对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认识还存有偏颇,对其工作内容的内涵以及管理思想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导致实际接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并引发项目管理行业中的种种乱象。有关部门应通过行使分内职能明确项目管理的市场秩序,在审批项目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其工程监理的资质,在保证市场秩序的同时为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的接轨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的现实意义已无需赘述,监管部门与工程企业应从规范市场秩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多方面着手,共同推进两者接轨并共同创造工程项目行业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赵元臣.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服务的实践和思考[J].按建材与装饰,2019,30(22):90-92.
[2] 张海东.从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探讨监理的定位与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