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杰
山东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省 滨州市 256600
摘要:滨州应积极响应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不断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将装配式建筑运用于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降低环境污染,高效利用城市有效资源,使工程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就可以为城市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实现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城市经济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滨州市装配式建筑优势
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版图面积约9600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9亿元,增长8.2%;建筑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6.2%;实现利税43亿元,增长7.6%;新签工程合同额25343亿元,增长6.8%;城镇常住人口210.78万人,全市的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高达54.62%;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增长13%以上,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
]滨州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
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落实〈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城市为目标,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核心,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为导向,秉承“适用美观、绿色、经济的建筑方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造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把城市装配式建筑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装配式建筑措施,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城市建设。
2017年7月,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17]28号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发[2017]24号)明确规定滨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含滨城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沾化区)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应该不低于百分之十。以推进装配式建筑城市为目标,以提高建筑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全力争创“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自2017年起,我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的棚户房改造安置住房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等,这些项目都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方式,幼儿园、学校和医院等,政府投资的工程也应该倡导使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设;具备条件的社会资本投资的房地产、仓储物流车间厂房等项目激励其优先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
2017年5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17年省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示范名单的通知》(鲁建节科字[2017]14号)文件中,公布滨州市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民安馨园和滨州市阳信县九龙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为2017年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2019年4月,“鲁帆建设—住宅产业化A30项目”采用支撑体与填充体分离的SI技术,主体结构采用新型矩形钢管半刚性节点连接钢框架—柔性支撑体系,外墙采用单元式幕墙体系,内墙采用ALC墙板及轻钢龙骨隔墙,楼板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了管线分离技术,集成卫生间、集成厨房、全装修设计,已通过省技术审查会专家论证,成为滨州市首个100%装配式建造的钢结构住宅项目,对于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全市装配式建筑管理法规制度基本完善
2017年,滨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17]28号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发[2017]24号)具有规范性的文件,涵盖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多个方面,基本形成了依法、依规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制度体系,分别成立了组长和分管市长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领导小组。随后又编制实施了《滨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7-2025年)》确定了总体发展目标和技术体系,科学编制发展管理得以强化,为推进城市装配式建筑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滨州市将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纳入规范管理范畴。
(二)城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滨州市积极培育城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中意森科木结构有限公司获批住建部装配式产业基地,填补了我省装配式建筑木结构建筑的空白;山东泰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筑用铝模板的装配式设计、部品部件化的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施工工艺,是建筑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山东立峰远大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滨州经济开发区,引入了远大住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2018年10月,邹平金华宇钢结构有限公司、山东鲁帆装配房屋工程有限公司、阳信县泰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立峰远大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列入我市基地储备项目,推荐上报省厅。伴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将有力地助推全市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
(三)城市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能力不断加强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为了顺应建造方式的变革,开始有意识地吸纳和培养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储备。设计人员对传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装配式建筑对标准化设计的要求;图审机构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进行审查,提出有利于装配式建造的优化设计建议;施工人员在装配式建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已经初步掌握了装配式建造的特点,形成了适合装配式建造的工法;监理人员总结了装配式建筑的要点和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理方案,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造价、工期和质量的控制;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基本具备了拆分、生产、运输、交付、指导施工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四)全市装配式建筑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政策引导、政府扶持、资金激励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工作已初见实效,装配式建筑意识正在初步树立。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装配式建筑发展高度重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相互配合,选定适用项目,推进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以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重点,落实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范围。滨州市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民安馨苑和阳信县九龙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两个项目获批2017年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2018年3月在民安馨苑召开了全市装配式建筑现场推进会,组织观摩了民安馨苑装配式建筑和CL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施工现场,参观了现代木结构、铝模板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展览,邀请专家对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和政策解读。2019年4月,“鲁帆建设—住宅产业化A30项目”已通过省技术审查会专家论证,成为滨州市首个100%装配式建造的钢结构住宅项目,滨州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结束语:
滨州市应该严格对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和《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核查评估要点》,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全面开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加强装配式建筑政策宣传引导,让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实践于行,争取尽快成功列为装配式建筑的示范性城市。
参考文献:
[1]潘 建:《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住宅与房地产》,2017年4月14日,第5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中国政府网.
[3] 许 晖:《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墙材革新提供新引擎》,《中国建材工业》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