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机组凝结水含氧量高总结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21期   作者:朱小刚
[导读] 长期以来,在#1机组汽水质量指标技术监督中,凝结水含氧量高于规范值20μg/L,最高达到47μg/L。加快了凝结水系统及其附属管道阀门等氧腐蚀,同时增加了除氧器的除氧负担。
        朱小刚
        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  天津市西青区  300380
        摘要:长期以来,在#1机组汽水质量指标技术监督中,凝结水含氧量高于规范值20μg/L,最高达到47μg/L。加快了凝结水系统及其附属管道阀门等氧腐蚀,同时增加了除氧器的除氧负担。若继续发展,将导致锅炉给水溶氧量超标,引起炉管氧化皮增加及脱落风险,严重会引起锅炉泄漏及爆管事故发生。
        基于此,运维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对#1机组凝结水含氧量高进行系统性分析及查找,具体如下:
关键词:真空系统、密封水、含氧量、多级水封
        原因及分析:
        1、#1机组真空系统存在漏点
        在#1机组C修期间,对#1机组凝汽器进行三次灌水查漏工作,共检查发现负压系统疏水管路、凝汽器喉部等7处漏点,并均予以处理。同时,在凝汽器灌水查漏中,也对A/B凝泵入口管道、#1、2、3低加汽侧进行查漏消缺工作。#1机组启动后,做真空严密性试验结果:高背压侧严密性试验60 Pa/min、低背压侧严密性试验40 Pa/min,严密性试验结果优秀。
        目前,#1机组A/C真空泵运行,真空泵电流正常,凝汽器为双背压运行方式。排除#1机组真空系统漏点可能性。
        2、凝结水负压侧系统管路存在漏点
在#1机组启动后,采取以下方法排查凝结水负压侧管路漏点情况:
        2.1  #1机A/B凝结水泵入口管道法兰、凝泵入口滤网端盖及其放水门,利用塑料布进行包裹查漏,未发现漏点;
        2.2 对#1机A、B侧凝结水泵密封水进行重新调整,并将密封水供水阀开至最大。检查高背压侧凝汽器真空值回升约0.8—1.0 KPa,但凝结水含氧量仍偏高;
        2.3  对1B凝泵泵体周围进行灌水,未发现水位下降。同时也对1A凝泵泵体周围进行了灌水。均未发现异常,说明凝泵泵体无漏点。
        2.4 分别关闭1A、1B凝结水泵入口电动门,并手动较紧。凝结水含氧量仍偏高,未降低;
        因此,排除凝结水负压侧系统管路漏点可能性。
        3、凝结水取样表管可能存在漏点,部分空气漏入可能
        由于凝结水取样表管弯管较多,不排除弯管涡流区部分焊口泄漏导致吸入空气,造成在线测量及人工化验指标失真。因此,在凝泵出口临时表计处,增加变管径的取样管路,并全程跟踪人工取样化验过程。化验结果:50μg/L。
        因此:验证了凝结水含氧量真实偏高,同时排除了凝结水取样表管泄漏的可能性。
        4、疏扩本体区域管道或放水、放空气阀不严
        在#1机组启动后,制定了疏扩区域、凝汽器热井放水阀排查计划。根据项目排查列表,未发现泄漏情况。
        5、除盐水系统大量补水
        本次#1机组C修后,阀门内漏治理效果较好,除锅炉正常吹灰外,汽水外排量整体损耗较小。#1机组日常补水量在8—15T/h之间。同时,对正常补水管路调阀后进行查漏,未发现漏点。另,正常补水管路至凝汽器疏扩经喷淋后落入凝汽器热井,可充分利用凝汽器抽真空除氧功能。因此,本项可能性排除。


        6、A/B汽泵密封水携带大量空气渗入
为验证可能性,8月21日对A/B汽泵密封水进行了以下调节试验:
        #1机A、B汽泵水封筒重新注水放空气。
        11:00~11:30,负荷302MW,逐渐关A汽泵水封筒回水手动门,关至余1丝扣未全关,水封筒空气放尽后关闭放空气门,溶解氧由29降至19μg/L。因A汽泵端部冒水,为避免密封水经汽泵油封渗入汽泵润滑油系统,立即开启A汽泵水封筒回水手动门,溶解氧瞬时升至47μg/L,之后稳定在26μg/L左右。
        16:20,负荷450MW,重新对A汽泵水封筒注水,关至水封筒回水手动门余3丝扣未全关,水封筒空气放尽后关闭放空气门,溶解氧由36降至27μg/L。因A汽泵端部冒水。所以,开启A汽泵水封筒回水手动门,溶解氧升高,逐渐稳定在35μg/L左右。
        17:20,负荷370MW,对B汽泵水封筒注水,关至水封筒回水手动门余4丝扣未全关,水封筒空气放尽后关闭放空气门,溶解氧由37降至25μg/L。因A汽泵端部冒水,所以,开启A汽泵水封筒回水手动门,溶解氧瞬时升至43μg/L,同时因为减负荷至300MW,溶解氧稳定在25μg/L左右。
         #1机660MW,将B汽泵密封水外排,凝泵出口溶解氧从19降至12μg/L,溶解氧含量已正常,可以确认汽泵水封筒存在问题。
        根据凝结水溶氧量变化情况分析,A/B汽泵密封水携带空气进入凝汽器是凝结水溶氧量升高主要原因。原因分析如下:
        6.1 汽泵密封水流程
        汽泵密封水源来自凝结水,经滤网及调阀后注入给水泵驱动端及非驱动端。密封水回水分为两路:有压回水(卸荷水)至前置泵入口;无压回水经多级水封筒返回至凝汽器。密封水量约为:6—8T/h。
        根据多级水封原理,各水封筒串联有效高程之和形成压头须大于凝汽器绝度压力,同时考虑水封筒的阻力及实际有效高程等因素,水封筒在设计高度上,应考虑有一定的裕度。胡布电站多级水封设计高程为:5.05×3=15.15m,大于凝汽器绝对压力。多级水封在正常工作时,必须产生高于10米水柱的有效高程阻力,方可保证疏水畅通又能阻止空气漏人凝汽器。
        6.2 多级水封设计存在问题
        多级水封筒各级放空气阀管路并联至放空气母管,导致一、二、三级水封筒形成并联运行。在并联运行方式下,多级水封筒有效高程降低至5.05m,且一级水封经放空气母管直接联入凝汽器真空系统,一方面对凝汽器真空不能起到有效密封,同时水封筒内积聚空气无法析出排入大气,详见下图。
        
        7. 改造后效果良好
        取消一、二、三级水封筒放空气、放水联络管道,各水封筒分别设置各自的放空气、放水手动门,这样便可有效保证多级水封筒设计高程,给水泵密封水回水改造后,达到了预期效果,确保了给水泵密封水回水顺畅,实现了密封水的全部回收,同时消除了给泵油系统油中带水的一个可能隐患,减少了工质的损失,降低了补给水率,提高了真空系统的严密性,改造取得圆满成,功详见下图,

        参考文献:1.给水泵单级水封筒水封破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李雷红,张国情.??电力安全技术.?2016(05);
        2.旺隆热电厂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系统改造[J]. 李煜.??中国设备工程.?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