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1期   作者:武晶
[导读] 电力科技发展使传统供电网络不断进行优化革新,特别是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模式诞生后,供电覆盖面快速扩大且电网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武晶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221005
        摘要 :电力科技发展使传统供电网络不断进行优化革新,特别是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模式诞生后,供电覆盖面快速扩大且电网运行质量显著提升。本文对当前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与业内人员交流学习。
关键词 :电网自动化 ;调度管理 ;安全 ;稳定
0 引言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实现调度管理的自动化运行。然而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主站系统、电厂、变电站以及信息通道等多环节的综合管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为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优化途径。文章将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为切入点,针对电网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分析。
1 强化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行业供电需求攀升,传统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而且配电网络的覆盖面快速扩张。为保证电网运行安全质量,必须应用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从功能方面来看,自动化调度系统可以实现电容器的自动投切以及变压器的档位调整等,并且可以实时分析配电网络的运输情况,提升电网的稳定运行质量 [1]。从配套设施方面来看,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够配合各类现代化硬件,并且可以满足电力信息的资源共享,这样可以保证整体运营成本的最低化。中国电科院开发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开放体系结构的一整套功能相互独立同时又能够协调运行的组件式集成系统。图 1 展示系统体系结构。
2 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当前虽然多数供电企业开始应用自动化调度管理,但是由于管理意识、成本以及设备方面存在诸多障碍问题,进而导致管理系统无法发挥出最大功效。自动化调度系统在运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对配套硬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调整,当运行系统处理不当时,便会引发各类供电故障,并且导致系统出现运行错误,因此还需在今后持续完善 [2]。

图 1 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体系图
2.2 自动化调度管理质量有待提升
        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运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为管控。一方面是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会突出人员管理与协调作用,通过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此来强化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率 [3]。另一方面是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故障的判断与解决能力较低,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稳定可靠的数据库,从而影响系统数据分析环节的实际效率。因此,为促进供电网络的运行质量,便要同时加强自动化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应用深度。
3 强化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与电网稳定运行的优化措施
3.1 加强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技术应用
        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是现代化技术的产物,因此在应用中要结合实际供电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例如在网络设备、储存设备、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中都要配置相应的控制技术,以此来强化自动化调度系统的综合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应用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针对供电网络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且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数据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当供电网络产生故障问题时,可以及时反应在数据参数中,并且锁定电力故障的区域,以便于运维人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2)加强数据库的保存与管理功能,通过对数据处理环节进行精简,以节省迁移时间来节约备份与优化传输宽带,这样可以保证故障处理期间的传输效率,以此来强化自动化调度终端的管控质量 ;(3)根据供配电计划进行数据需求设计,结合地区实际供电区域进行配电,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动化调控,这样可以屏蔽掉无用信息,加强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
3.2 革新电网自动化调动系统的配套设备
        为保证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运行质量,还要对配套设备提出全新要求。由于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各种软硬件以及供电装置配合使用,当产生兼容性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因此,要尽量保证配套设备的综合性,使其能够与自动化调度系统相契合。此外,还要重点对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记录能力提出要求,在设备管理中要注意电源等方面的管控制度,提前预留出备用装置,这样在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更大程度的供电故障影响。因此,在常规的供电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将稳定性作为核心管控目标,应用多种独立供电系统来对多电源线路进行供电,从而降低二者之间的影响与干扰。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开展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工作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安全防护工作,针对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在进行技术优化与设备更换后,要进行综合性能测试,及时找出供电网络中的故障点。同时,还要将安全监控机制、安全防护机制以及安全恢复机制相结合,以此来保证运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与共享环节的矛盾。常见电力故障应急措施管理流程如图 2 所示。
3.4 构建高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供电企业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强化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构建高效的管理制度,针对自动化供电技术、设备以及运维人员进行管理。首先在对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进行管理时,根据行业相关的检测规范科学划分检验周期,针对主系统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要配备辅助设备检查,将各项检修工作落实到具体环节,使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检修工作更具规范性。其次要针对自动化供电配套设备开展定期检查,保证系统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对于工作站、关键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磁盘阵列等开展合理的定期维护。最后要针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安全质量意识进行培训,采用科学的评审模式,并且将评定结果与员工薪资待遇进行挂钩,以此来保证运维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图 2 电力故障应急措施管理流程
4 结论
        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因此需要对其开展全方位的精准控制,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状态。当前应加强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技术应用、革新电网自动化调动系统的配套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构建高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从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方面入手,这样才能保证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措施的落实效率,全方位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程度,为配电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任晓辉 . 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在线监视与智能诊断研究及应用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1):156-161.
[2] 冯世强 .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和体制的完善管理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2):48-49.
[3] 黄益成 . 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其管理 [J]. 信息通信 ,2016(8):173-174.
[4] 段燕茹 .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实现 [J]. 电子设计工程 ,2020, 28(4):18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