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饲料的质量安全监测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6期   作者:钟键 庄莉颖 张玮
[导读] 我国是畜牧业养殖和畜牧肉类产品消费大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钟键  庄莉颖  张玮
        南昌海关技术中心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8
        摘要:我国是畜牧业养殖和畜牧肉类产品消费大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亟需从畜牧业源头加以监测和管控。文章通过对饲料产品中抗生素的安全监测、滥用添加剂的管理、以及进口饲料产品中有关违规行为的检测与管理几个方面的探讨,以期管窥当前畜牧业所使用饲料的质量安全监测问题。
        关键词:饲料;质量安全;检验检疫;安全管理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生物污染是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相关统计,“全球抗生素多数应用于食源动物上,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超级细菌在几十年后每年可造成约1000 万人丧命,这将超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养殖和消费大国,畜牧业养殖中的饲料质量安全管理直接关乎人民群众肉类食品菜篮子的安全。2019年,我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约为3.5亿吨,其中商品配合饲料2.1亿吨,占比达60%。畜牧业养殖所需饲料除国内自给自足部分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为规范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提高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水平,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出台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劢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亍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用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中的违法行为,规范饲料生产经营秩序,保障饲料和养殖产品安全。针对饲料的质量安全监测与管理,以下分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对饲料生产中抗生素的安全监测
        据相关统计,全球抗生素多数应用于食源动物上,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超级细菌在几十年后每年可造成约1000 万人丧命,这将超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为保障食品安全,倡导科学饲养,合理规范用药,我国已制订《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 2020年)》,此外,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公告,明确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在2020年底以前,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饲料中消失,不能再用在饲料生产中,只能用在养殖端。而与此同时农业部制定的“方案”也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禁抗的时间表,以后除中药外,饲料中将再也没有其它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
        畜牧饲料长期添加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增加养殖治疗成本;可引起“超级细菌”的出现,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增加肉制品抗生素残留,最终威胁食品安全。为保障食品安全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临床减抗、饲料端禁抗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养殖饲料安全检测方,我们应当认识到禁抗的必要性,充分了解禁抗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带着充足的准备来科学从容的面对饲料端的禁抗。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户的监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休药期。要在加工、销售环节设立准入“门槛”,尽快完善“有抗畜禽产品”进入市场的“防火墙”,限制抗生素残留超标禽畜产品进入市场。及时向社会提供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的监控状况,给消费者提供“无抗选择”,使生产者在安全用药、减少抗生素药物残留方面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监督,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建立禽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对乱用、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以及“有抗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加大处罚与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对饲料产品中滥用添加剂的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落后、零星分散的养殖模式也迅速向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商品化养殖转变,从而也有力地加快了饲料工业发展的推进速度,使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甚至已成为生产全价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安全、有效、环保是饲料添加剂最基本的三个必要条件,但由于饲料生产厂家的利益驱使与道德缺失,滥用、超量使用添加剂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如近年发生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红心鸭蛋”、“瘦肉精”、“三鹿奶粉”、“健美猪”等事件,使很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必须从源头开始抓起,严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关,对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饲料添加剂要严格限制和禁止使用。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分品种、分阶段、分步骤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应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例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就是结合我国国情特色的化学添加剂的有效替代品。
三、对进口饲料产品中违规行为的监测与管理
    由于我国部分畜牧用农业产品的相对短缺,所以很大部分的饲料原材料需要依赖进口。针对进口饲料及饲料原材料的安全检测和管理,针对进口饲料产品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执法,是以国家海关为主的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亍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境外企业、个人在中国销售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销售机构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在中国销售的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包装,并附具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中文标签。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实施检验检疫,并对其包装和中文标签进行核查。首次向中国出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出口方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要针对不同产品性质特点,分别进行卫生、禁限用药物和牛羊源成分等指标的检测和监督管理。尤其是针对像转基因产品等具备高风险性的饲料原材料,需加大检验检疫执法力度,坚决拒绝各种有风险的原材料进入我国畜牧业饲料生产和流通领域。在进口饲料的监督环节,对涉嫌售假冒伪劣产品、产品连续出现不合格情况的生产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抽检中发现问题的生产企业采取约谈、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督促生产和贸易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四、结语
        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工作要求及2019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农牧发〔2019〕22号)要求,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从被监督抽查企业库中随机选取1555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查,从监管专家库中随机选取100名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开展抽样工作,检测范围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品监测指标包括卫生、禁限用药物、牛羊源性成分和质量等4个方面54项指标,在这一由农业部发起的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被检测饲料合格率为96.2%。这一检测结果无疑是喜人的,代表着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狠抓饲料安全检测监督管理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但同时也反映了饲料安全监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建立起规范的饲料认证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年来向多家饲料生产企业颁发了中国首批饲料认证证书,今后我国还将逐步建立饲料质量安全评价体系,推动饲料安全工程的开展。相信伴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养殖行业所使用的饲料质量安全会得到最大保证。作为畜牧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管理方,需在日后工作中加强对饲料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勤奋的工作做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的忠诚卫士。

参考资料:
1王志霞;;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隐患[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年03期
2田少军;;谈市、县饲料安全监管体系问题与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7年01期
3张正;;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确保饲料质量安全[J];饲料博览;2019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