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祥健 2付亨 3赵沙沙 4吴松霖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210046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强,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一座座建筑新地标不断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很大程度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施工的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行业安全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态势,建筑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项目在施工中,开始重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该项工作,是施工单位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与法规等,对施工生产各项环节展开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安全。不过,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仍存在安全监管制度缺失的现象。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现场施工中并未与项目的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针对性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在施工各生产环节中,无法积极有效的落实安全监管工作。此种现象,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质量受到影响。在整个施工期间,安全监管人员不仅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标准,指出违规行为,也没有能够通过监督检查的方式,发现施工隐患,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1.2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偏低
根据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分析,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偏低,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有效推动了建筑业及其相关业务的发展。不过,建筑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特意在工程招标时压低报价。中标成功后,在现场施工中,通常会以降低安全设施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效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的偏低,直接导致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具,甚至部分防护用具的质量并不过关。此种现象,导致施工安全没有保障,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3安全生产责任未有效落实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情况,会对施工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了解发现,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施工安全。一般来说,安全生产责任在落实过程中,需要由施工负责人根据施工中,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义务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施工实际来说,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主要表现在,责任并未落实到个人,施工安全问题出现,有推诿责任的现象,并不能够根据施工岗位找到负责人。从而,导致没有人承担事故责任。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并未有效梳理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之间的联系。
1.4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安全监管力度,对现场安全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普遍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现场施工中,监理单位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监管,没有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各环节,展开日常的巡查、监督。安全监管力度的不足,未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监理单位缺乏对安全监管重视、意识不强等有密切的关系。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措施
2.1施工安全行为监督检查要点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标准,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行为检查中,结合动态系统核对管理人员考勤情况,到岗履职情况,通过现场询问等方式抽查管理人员对现场了解情况,对挂职不履职行为按要求予以处理。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危大工程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严格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中的相关规定,检查施工前是否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相关责任人签字审批情况,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是否经专家论证才进行技术交底再施工作业。危大工程还要在“项目监管系统”上填报。核查施工、监理企业检查记录有没有走过场、弄虚作假,现场做到有发整改通知书有落实整改。要求施工方按照规定对安全监督的注册手续以及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查,施工方需要提供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水文状况、气象状况以及四周建筑物的状况数据资料,从而保障监督检查的全面性。
2.2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实体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抽取样本,尽量做到全覆盖,主要针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其中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坑边进行严格的防护,坑边进行支护,对坑边荷载进行控制,在坑顶、坑底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然后要求责任单位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巡查并形成记录。在高大模板支撑方面的检查环节中,重点查看架体搭设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钢管外径、壁厚,可调托座螺杆外径支托板厚度以及扣件质量等。搭设完毕投入使用的,抽查扣件扭力矩,受力体系水平拉杆、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扫地杆构造杆件按规范和专项方案设置,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拆除,材料退场重新搭设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对脚手架进行搭建的过程中,需要对架体基本的处理状况以及连墙件数量、立杆间距、剪刀支撑的设置以及水平杆的间距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悬挑脚手架还要检查悬挑钢梁型号规格、悬挑固定端长度及卸荷钢丝绳或钢拉杆情况等,保障上述的数据都可以在规范的数据范围之内。对于建筑起重设备“双随机”现场主体检查主要是聘请专家;通过检查内业资料一体化是否符合满足整个流程先告知、安装自检验收、检验检测合格报告、施工单位再组织一体化单位、监理单位联合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加节、附着是否有联合验收表;附着装置与说明书不符的,是否有专家认证方案或原制造厂确认方案;查阅相关人员证件(安拆人员、司索工、司机操作证)是否到期,一体化企业月检记录、维保记录等。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中需要对环境进行管理,主要就是指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的环境、劳动环境以及工程管理的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环境主要包含:工程地质状况、气候状况、水文状况等;工程环境管理包含:质量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工程施工环境主要包含施:施工层面、施工现场、劳动组合等。加之,要严格的管理施工的现场,保障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行文明施工,确保物品资料摆放有序,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整洁等,从而保障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
2.3安全隐患与事故处理要点
在建筑工地“双随机”评价、专项安全检查或者安全生产大排查整治过程中,相关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抽查到工程存在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安全隐患的,应采取局部或全面停工改正措施。让其在限期之内整改,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做到有检查有整改有反馈的闭合管理,把施工安全隐患排除,不带病施工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具备的安全性。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建筑安全监管永远在路上,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监管,创新制度,健全体制,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社会监督,注重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防控,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监管整体水平,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清军,马德仲.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名城绘,2019(6):8.
[2]赵远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4):106.
[3]吴志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