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杜绍义 郭景良 孙月
13072619880621003X 130224199111280079
130123197510250001 230127199301070213
摘要: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更与人们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安全施工管理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的方式方法,旨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基础安全;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百年大计的事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建设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建筑物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方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没有构建较为完善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导致后续相关工作无法安全有序进行。并且,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无法遵循安全管理制度及条例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带来不良影响。管理人员权责划分界定不明,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内容和流程没有充分了解,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除。此外,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中,未能构建系统化的设备管理方案,经常会因为客观因素,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1完善培训体系
建筑项目施工中,为了提高项目质量控制效率,必须要对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做好必要的培训,因其综合素养水平与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实际操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人员综合素养。首先,严格规范管理认为行为与手段,施工人员必须要规范管理项目施工质量,以此确保合理监督并管理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其次,采用多元化渠道与方式提高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提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责任心与道德心。最后,定期为质量管理人员实施专业素养培训与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以此提升质量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监督项目施工质量。
2.2建立材料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比如钢筋、水泥、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等,如果劣质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力度,避免劣质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现阶段建筑市场流通的材料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材料并不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现场,对已经流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销毁,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比如,建筑商应出示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与生产证;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建筑材料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与材料信息,包括材料等级、供货厂家、供货渠道等。
2.3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
提高工程设计的合理化程度。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工程设计才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先决条件,其亦是开展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时,相关设计单位需要详细准确的掌握建筑工程的实际规模与相关建筑情况,应该细致勘察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应依据建设规格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科学分析与考虑工程建所涉及的地基工程、构件安装工程等。
还应该提高建筑工程中各个工程项目间的协调程度,在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时,每一专业的设计者需要做好有效的交流工作,应在宏观上进行把握而且清楚知道设计规划设计的细节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国家对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出台的制度与规定,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施工技术设计必须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进行工程总体设计与规划时,应该科学分析与严格审核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人员等,从而为工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提供一定保障。
3完善基础安全施工措施
3.1培养安全意识
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应该制订施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引进、培养,强化团队建设,保证生产安全。利用提高薪资待遇的方式,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建筑施工工作中来,为其制定好职业规划,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其涵盖了包括状态监测、器械实操以及故障预测等在内的多种安全问题,对从业人员水平要求较高。此外,要明确工程相关责任人,编制合理的安全管理计划,落实个人施工责任制度,建立安全施工体系。保证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能够找到有关负责人对事故负责,切实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施工单位还要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理论知识教导及实践技能培训,实现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做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合理化、制度化,利用生产安全监管条例进行约束,保证相关操作技术规范。
定期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座谈会,通过企业内部近期生产案例进行安全意识辅导,实现员工从“让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生产理念转变,增强其自身自律意识。座谈会应要求安全管理领导、技术人员、施工班长、基层工作人员等都参与其中,通过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强化基层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对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促进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重视培训考核的质量,以避免出现“走过场”的考核情况,尽可能做到教考分离,将技术素质水平与资金激励相连,提高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3.2明确相关的责任人
在施工过程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保证出现问题有据可循,有相关的人员对其负责。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3加大监督力度
对于建筑单位而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制度,能保证相关项目的安全施工。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从多个方向深化安全管理条例,全面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积极落实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标准化,根据安全生产条例的具体要求,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的器械设备,革新工艺研发工作,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工作指导,总结整改措施,完善基础安全施工科学化管理理念。器械设备安全标准化是施工单位安全运行的基础,要把握好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体系,创建品牌产品,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意义就是对施工操作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让单位战略规划能真正贯彻到每个生产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将规范性与安全性结合到一起。
结束语
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工作中的重点项目,随着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研发,其安全管理要求水平越来越高。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岳国庆.浅议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J].门窗,2017(7):73-74.
[2]安立业.浅议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48-249.
[3]张雪萌.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4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