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9期   作者:魏博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魏博
        洛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有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坏,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环节,应该充分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水利工程不仅具备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还能够和环境协调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尤为重要,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效果,能够尽量的防止出现损坏环境的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实践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在水利工程方面也致力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但是,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现状来看,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以此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1 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河道在建设投入使用后会给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人们生活更加的便利,也能够 促 进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生态化的水利工程项目就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运营阶段,将一些人类可以使用的休闲娱乐场所加入进去,二者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工程的使用效果,还能够充分的利用岸边植物资源,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净化与改进,能够实现总体效果的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不仅需要设计人员提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建设等相关的部门也需要积极的配合,能够更好的促进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使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和人类对于自然改造的结果有着直接的联系,要符合自然规律的演变,从而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2 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水文资料有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逐步增多,对水利水电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水利水电设计中,相关设计部门与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完善的水文资料,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但是,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中存在着水文资料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其对于设计的指导价值无法实现。因此,从一定角度来看,水文资料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水电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受到影响。
        2.2 生态水利工程无法和原水利工程协调使用
        传统的水利工程的性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是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二是能够合理的使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能够给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生态水利工程一般都是根据原水利工程项目作为基础来进行设计的,能够保留原有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还能够有效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原水利工程项目,在改造之后形成生态水利工程,这就说明原水利工程以及供水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比如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给人们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旦这些方面的功能都受到较大影响,会产生严重的隐患和问题,极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性,也会给周边人、畜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实践
        3.1 水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水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也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规划设计措施:(1)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进行拦河坝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对河流中的泥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拦河坝的壅高水位,保证水利工程在后期使用时可以满足下游的用水要求。(2)水利工程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冲刷的作用会出现河床加宽的情况,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泄洪安全进行分析,设计冲砂底孔。如果相关水文、气象等资料不够全面,在对旧坝进行改造时,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将拦河坝的设计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设计人员还需要对梯级小拦河坝进行规划设计,在灌溉区域较小、且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可以设计梯级小拦河坝。
        3.2 实现生态水利和传统水利的协调
        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防护同时开展,能够确保整个施工期间内,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存在威胁生态环境的情况。根据这一方面要求,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应该更好的展现出生态设计标准,要完全安全设计方案来实施。传统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着明显不足,要积极的转变和改进,将生态理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最终可以提升总体的设计效果,满足现代水利工程使用需要。此外,还应该做好生态环境的评估。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分析,能够了解到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也能够消除环境污染的问题,可以 实现和当地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生态河道的规划与设计
        生态河道的规划与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的平面设计、断面设计、河床以及护岸类型设计等。设计人员在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需要确定总体设计思路,完成工程立项,然后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实地勘察;(2)勘察工作结束后,设计人员应制订设计方案,并分析方案是否合理;(3)河道护岸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是网格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提高河道设计的整体和生态性。设计人员可以在网格空间中种植绿植,进而对生态环境进行美化。另外,为了提高河道的抗冲蚀能力,设计人员需要设计不同的护岸结构,主要包括立式驳岸、斜式护岸、直立式结构等。
        3.4 岸坡防护生态结构
        在水利工程的节能施工下,岸坡防护生态结构是一类在水陆交接区域的建筑物,在地理位置的制约下,会的水利工程及周边的生态系统起到关键的维护作用。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会有大量的水生、陆生生物在水利工程周边繁衍,而为了更好达到节能建筑的措施,就必须充分依托岸坡防护生态结构达到共生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岸坡防护生态结构除了需要保障工程安全以外,更需要有容纳不同景观的能力。节能设计中还需要明确如下几个要点: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需要结构予以保护,仅对其重点区域做好防护即可。例如,在填土作业完成后的岸坡工作。针对工作人员在防护控制线的设计上,需要保证两岸的走势互相一致,以求降低对河道的占用。
        3.5 利用主体施工空间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采用混合式布置方案,可行性较高,施工场地分布于两岸,面积较大。设计人员要做好规划,设计最佳物资运输路线,尽可能采用最短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避免反向运输和二次倒运,减少运输设备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有效保持水土。施工人员应坚持生态修复理念,尽量做到挖填平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地表破坏和施工时间,将弃土和弃渣合理回收或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施工结束后,尽可能在已被破坏的地表上栽种植物,修复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建设中存在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基于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在需要融入先进生态环保理念,可以提升环境保护水平,能够消除对于生态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成晔波,蒋立新,周剑. 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289-290.
[2] 于淳蛟.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实践与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下半月刊),2019(6):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