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5期   作者:朱慧琴
[导读] 电力输配电线路安全直接影响各个行业的生产发展
        朱慧琴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电力输配电线路安全直接影响各个行业的生产发展。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安全检查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在最大限度上确保供电企业的输配电工作顺利开展。因此,供电企业需要针对输配电线路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检查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输配电线路安全检查的内容和重点,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1 引言
        电力系统的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包括线路中的短路问题、断路问题以及不稳定问题等,其表现形式是,供配电线路中的用户出现停电现象,导致对用户的供电稳定性不足。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要针对这两个因素排除故障。
2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问题
        2.1 人为方面
        人为因素是造成线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其可分为故意和大意两种。前者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行为。如,某些人为自身的利益故意破坏线路盗取塔杆材料或是线路中的金属材料,造成高压线路运行出现问题。后者大多是由于日常维护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的,例如,塔杆被撞坏、电线漏电等。另外,对于用电人员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用电不规范的情况,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电线维护管理过程中,实地操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输电体系的运行。在相关企业中,部分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因缺少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无法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2.2 设计配电电路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配电电路的覆盖面积都比较广,为了保证配电电路的正常运行,在对电路进行配置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和考虑,在对路线进行布置过程中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地形地势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如果周围环境的树木数量过多,需要考虑绕路情况,如果地形比较陡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杆的加固情况进行考虑,而对于一些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需要提高对配电网设备装置加固工作的重视。如果在设计电路过程中不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也有可能会导致整体区域中的配电网出现瘫痪的现象。
        2.3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通常情况下在线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无法全面规避,最为常见的有自然状态下的线路损坏问题、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问题等,都会导致线路中的绝缘层破裂、线缆整体断裂等故障。同时在一些区域的发展和运行过程,发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森林资源对线路造成的磨损作用日渐凸显,而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配电线路的周边区域通常不允许将树木大范围去除,这就导致整个区域在后续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该区域的线路更容易出现绝缘层失效问题。
3 输电路线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线路巡视到位标准
        输配电线路巡视往往都有相应的标准,只有真正落实线路巡视工作,才可以安全排查运行过程中所有的隐患。对于巡视人员来说,在巡视过程中,站在线路岗杆处,要围着香炉杆转1圈,接着检查责任段内线路杆塔每个构件和地线全线,在检查结束后,再继续向前走。如果巡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找到“巡视到位反馈卡”,必须在第一时间取回,而且立刻向有关的责任人报告。在巡视部分特殊地段时,对于无法达到杆塔处的,巡视人员需要认定备案,然而,需要使用望远镜认真观察,而且找到存在的问题。

在巡视输配电线路的事故中,需要认真制定线路事故的有关巡视规定,在执行中,要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来检查,防止存在问题。此外,就责任段来讲,当巡视人员没有检查出故障位置时,运行工作主管要马上组织交叉巡视。在经过交叉巡视后,若还是没有找到故障位置,要进行登杆检查。
        3.2 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根据当前设备缺陷的程度可以将设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一般设备、重大设备、紧急设备以及相关用户产权设备。其中,在实际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一般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影响正常供电,可以在年度检修计划中进行合理规划。在线路安全运行中,重大设备以及紧急设备存在的问题会对正常供电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最终使得供电设备无法正常供电。对此种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设备的实际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对设备处理完成后,还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相关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户产权设备存在问题,有关维修管理人员应该及时通知用户,并督促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
        3.3 对自然因素的防范对策
        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电路问题,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其中,雷电的影响力较大,对此,相关人员应大致了解当地的地形,根据现场地形,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以及相关设备自身的防雷能力。另外,在设计电网时,可以增加部分接地的电线。其中,耦合类地线形式的防雷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加以运用。同时,在铺设电线时,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或植物,以降低受到雷击的可能性。对于强风的防护措施,日常维护人员应提高巡查频率,以便及时防线被封损坏的线路,并在第一时间抢修,以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相关人员应对整个线路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测,掌握其天气变化规律,在易出现大风的地区加强巡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措施。另外,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相关人员应提高巡查密度,在风季来临前,对整个电网进行排查,以提升电线的抗风能力。在科技水平发达的今天,各领域都有所涉及。在电网的日常巡逻工作中,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该项工作,以降低企业对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出,提高巡查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并通过远程管理系统,掌握电网整体情况,方便管理维护。
        3.4 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当前我国配电网和配电线路仍然使用树枝型的放射性转供电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种转供电方法操作非常简单,对工作人员也没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某一个主干线路出现严重的安全故障,那么整体线路也就无法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树枝长度的不断增加,故障涉及到的范围也会不断地增加。在实际安全运行生产中,要有效地解决此种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对此种传统的专攻方法进行创新,使用“联络开关”的转供方法。相比较传统的转供方法,此种新型的转供方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也非常简单,并且还能够加强对线路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其都可以通过专业化人员的日常检修和故障的及时排除,防止安全隐患的进一步延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包括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完成各类信息的日常上报任务等,以确保配电线路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海生.基于当前配电网存在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探讨见解[J].智能城市,2019,5(16):92-93.
[2] 朱军敏.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5):135-136.
[3] 董澄,陈宵雪.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1):110-111.
[4] 孙波,杨连海.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26):234.
[5] 陈海泉.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8):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