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振龙
[导读]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
        李振龙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睿聪实验学校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和化学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加牢固。帮助学生建立起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实验过程的当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等等,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化学实验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教学当中,以此有效地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提升课堂的参与率。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时,应当深入到教材当中,精心的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出计划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整体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燃烧的条件”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化学实验。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纯棉的手绢,并且准备一个酒精灯。先将手绢拿剪刀一分为二,之后将酒精灯点燃,取出一块手绢放在点燃的火焰上,我们能够看到手绢马上就会发生燃烧。接着,教师可以将另一块手绢拿出,并且将这块手绢浸泡到酒精溶液当中,浸泡1~3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块手绢会被点燃呢?”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则持相反的意见。带着学生的猜想教师展开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自己猜想的佐证。结果这块被酒精浸泡过的手绢并没有燃烧。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会大大地提升。
二、灵活地处理实验
        化学教材当中的实验装置或者是实验操作,往往都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化学实验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甚至还有很多实验是带有危险性的,可能会污染到大气,危害到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所以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验的性质灵活地进行实验的处理,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方式的改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形成。
(一)进行实验的改进
        在进行“分子运动实验”这一化学实验时,实验的过程如下:准备两个小烧杯,一个烧杯当中装有酚酞试液,另一个烧杯当中装有浓氨水,用大烧杯同时罩住这两个小烧杯,保持密封,并观察变化。这个实验的密封性比较差,而且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浓氨水会经常暴露在空气当中,但是浓氨水这种化学物质又有十分强烈的刺激性,会严重地污染的环境,同时还有可能威胁到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在进行这个实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浓氨水,不符合现在所要求的绿色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实验的改进,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改进后的实验如下:买两片伊利奶片,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当中。将一个奶片的盒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在另一个奶片盒中滴入几滴浓氨酸水,并将培养皿的盖子盖好。过一会,就能发现装有酚酞的奶片盒当中的酚酞溶液变红了。通过实验改进,大大地节约了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同时还能够使实验的现象更加明显。而且改进后的实验也更为环保,因为浓氨水溶液的使用量比较少,所以浓氨水不会扩散出来,影响师生的健康,污染大气。这种改进后的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记忆。
(二)利用多媒体展开实验
        例如,“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初中化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白磷,白磷燃烧之后会产生五氧化二磷,这种化学物质会刺激到人体的呼吸道,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五氧化二磷还可能与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物质偏磷酸。很多教师在讲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因为考虑到实验的危险性,所以选择直接跳过实验,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化学的现象,也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这个时候,作为全新教学时代下的化学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展开虚拟性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生动、形象的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而且虚拟性的演示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实验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观察。微课实验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对微课实验进行反复的观看,在观看过程当中也可以进行速度的调节或者是暂停等等。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总结: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者应当让学生在“过程当中”进行化学知识点和化学内容的学习。化学实验就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利用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利用化学实验展开化学教学,还能够始终将学生置于化学教学的主体位置,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孟令涛. 浅析核心素养语境中初中化学实验活动的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1).
[2]王海燕.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11):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