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毛亭鳕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尽量“多读书、少做题”。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中小学生阅读量应当为145万字,九年级总课外阅读量则需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具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与知识,可有

毛亭鳕    犍为县罗城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尽量“多读书、少做题”。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中小学生阅读量应当为145万字,九年级总课外阅读量则需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具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与知识,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当学生增加自身課外阅读量后,可通过人类文化精品武装头脑、滋润自身心灵,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由此可知,让学生了解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农村小学在课外阅读方面,由于家长教育理念过于落后,欠缺相应阅读氛围,对于孩子课外阅读并不支持,对学生课外阅读造成一定制约。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39-01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已经成为语文教学重点,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做法:
        1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认识新课标的阅读目标
        农村家长普遍学历较低,部分家长并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有的家长不识字。此部分家长在教育方面观念十分落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仅认为孩子拥有好的考试成绩即可,将语文课本中内容全部学会就行,并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于课外阅读也认为是孩子不专心学习的体现。在完成五年级第二单元“童年”专题课文教学后,我为学生布置了描写一下自己童年往事的作文。其中,部分学生就在文章中写出,自己放学回家看“闲书”,正好被妈妈发现,批评一顿。并且,我在前段时间进行家访,有的家长也向我诉说苦恼,问我孩子不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看“闲书”,应该怎么办。而这些孩子所看的“闲书”大多是从图书室或教师读书角借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我笑着开导家长,她的孩子若是没有看这些书,语文成绩也不会提高,作文也无法经常获奖。并借此机会,引导家长教育观念,让她了解看有益课外书并不是坏事,而应当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
        2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
        2.1强化书香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教师和学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化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实际上精神文化建设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教师以及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可从社会传统历史、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教学、求知观念等方面开展,上述这些观念意识实质上就是一个中学校园的文化风貌、办学特点。此外教师可采取班级学生誓词、班级文化墙、校园文化墙等方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并注重由外到内的建设顺序,通常情况下是由景观绿植的建设逐渐到文化品质的建设,从未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进一步内化,给与学生内化的时间。



        2.2强化书香班级建设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班级最为一个小主体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所以强化书香班级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班级文化,促进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实现文化立人、文化立校,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文化树人作为核心,将“书香班级”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
        3引导小学生应用正确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非是简单的重复阅读,但是正确的阅读也并非意味着斤斤计较,字字斟酌。教师应当纠正学生对阅读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4阅读兴趣的调动
        要想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应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班级黑板报、班级读书栏等形式创建班级阅读文化环境,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的目的;其次就是做好榜样和示范。例如多向学生推荐一些鲁迅、老舍等文学名人的作品,也可以在班级中阅读丰富、且阅读能力优秀的学生推举出来作为阅读典范。较为常用的教学活动就是文章阅读竞赛、班级故事比赛以及班级朗诵比赛等等,围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开展阅读活动是巩固学生阅读基础的一项有效措施,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延伸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推荐著名书籍、中小学生必读书籍,还应在课程体系中纳入阅读指导课,加深学生对阅读的重视。
        5课内与课外结合,创设情境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综合性与实践性。因此,我们对于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工作十分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体验及课外资源等。此种方法不仅可拓展学生视野,让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写作、阅读等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但是,在拓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由于课外拓展形式众多,包含仿写学用、课后随感、比较阅读、鉴赏评析等,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当依据课文内容找到相应切入点,如写作技法、文章内容等,并综合考虑学生发展水平与文本特点。另外,课文拓展延伸是对书本内容的延伸,学生感悟、品味、体验文章内容后,通过自身独特情感体验,才能自然而然的与自身生活经验产生联想,进而激发写作与阅读的欲望,达到良好效果。否则,学生却少真情实感,则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要让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多媒体手段还能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多媒体手段还能够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抽象不易理解的课文内容产生更多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借此可有效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而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则属于漫长的过程,教师应当对此具有充足认知,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避免出现急躁、焦虑等情绪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轻松阅读、愉快阅读,真正的使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9(22):128.
[2]李春燕.刍议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75+98.
[3]赵月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110.
[4]曲红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0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