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虎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伊犁 8353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营造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使我国的林业建设成果和发展速度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目前营造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在充分应用营造林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基础上,才能确保营造林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林业发展;营造林技术;发展探析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及自然环境破坏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无形中提升了林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而营造林技术作为林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支撑和推动的作用。
一、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造林工作带来的影响
营林造林工作中经常涉及不同品种的林木,其生长特性以及生长需要也各有不同,其中,树种优选和改良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还可以显著提升苗木的病虫害抵御能力,有助于减少病虫害问题对造林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二)有助于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生长速度
营造林技术在林木育苗环节的应用,除了消除适宜有害生物繁衍和生长的环境,提高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以外,对病弱苗木进行清除也是营林育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育苗土壤的改良以及科学化的水肥管理措施,都可以显著提升苗木的生长质量和速度。
(三)有助于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运用营造林技术措施,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可以通过科学的跟踪管控手段,推动苗木培育和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第二,科学开展营林工作有助于保持水土的稳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平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营林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从而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营造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营造林设计是营造林工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很多地区的营造林设计工作主要是以当地的造林经验为参考依据,不仅容易降低营造林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还容易在后期实际造林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营造林工作的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营造林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在营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对营造林工作质量带来影响,其中包括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以及没有做好苗木培育和后期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苗木培育和后期管理工作质量也会对营造林工作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三、常用的营造林技术手段
(一)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栽种苗木的方式开展造林项目,是我国使用时间较长且较为常见的造林方法之一。在采用植苗造林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在苗圃中培育苗木,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再将苗木移栽到造林区域。
在植苗造林的树种种植和苗木培育阶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合理规划培育环境,为苗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在造林环节挑选健壮、长势良好的苗木进行移栽,可以显著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再加上这一造林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也适合用于部分气候环境条件较差地区的造林工作。
(二)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主要包括插条造林、插干造林以及分根造林等几种类型,主要是利用林木的枝、干以及根等部位进行栽植造林。
插条造林方法是挑选健康茁壮的林木作为母树,在母树上截取1~2年生的健康枝条,经过相应的处理制作成插穗,然后根据树种以及造林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插穗扦插方案进行造林工作;插干造林方法主要是利用林木幼树的树干或者苗木的主干进行扦插造林;分根造林方法适用于根系萌芽能力较强的树种,如刺槐、漆树等,其方法是截取长度为15cm左右的根系作为根穗,然后通过根穗扦插的方式进行林木繁殖。
(三)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技术是使用较早且使用时间较长的造林技术之一,主要是根据造林实际需要挑选适宜的优良树种,然后在造林区域通过直接播种的方式开展造林工作。这种造林技术适宜开展大规模的造林工作,但是对造林区域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水肥管控等林区管理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造林工作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四、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在火烧迹地的应用
营造林技术在火烧迹地的应用,首先,需要对造林区域进行整理以及合理规划,然后根据林地用途及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培育和栽种。其次,为了提高林区的病虫害抵御能力、促进林分的生长,目前的造林工作通常会采用混交树种种植模式,比如,通过种植桉树、樟树等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的树种,抑制林区虫害的繁育和扩散,提高林区树种的成活率。在使用混交树种种植模式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根据林区环境条件以及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科学选择混交树种,还需要对不同树种的栽种比例以及分布等情况进行细致研究和规划,最大程度减少不同品种林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提高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在采伐迹地的应用
营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的应用,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对林区进行清理,将倒木以及采伐木运出林区,并对枯立木、有病虫害问题的林木以及采伐作业过程中受损严重的林木进行部分采集,然后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对枝丫等林间杂物进行妥善处理。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林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对保留林木的种类以及伐桩密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以及林区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树种进行培育和栽种,并科学规划树种的补植区域和补植密度,确保苗木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保证营林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对伐桩间距较大的区域进行树种补植,提高林区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在病虫害迹地的应用
营造林技术在病虫害迹地的应用,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掌握,对林木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一方面根据病虫害种类采取妥善的治理措施,另一方面使用销毁等方法,对遭受病虫害侵蚀较为严重的林木进行处理,限制林区病虫害问题的进一步扩散,降低病虫害对其他林木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其次,工作人员在了解林区病虫害情况的过程中,应同时对林区杂草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杂草过于茂盛或杂草同样存在遭受病虫害侵蚀的情况,应及时对林区的杂草进行清除,不仅有助于破坏林区适宜病虫害繁衍和发展的环境,还可以有效避免林区出现病虫害复发的情况。最后,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迹地开展造林工作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适当栽种一些樟树等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助于提高林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环境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林业发展以及环境治理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营造林新技术、新理念得以研发、改进和应用,不仅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成效,推动了我国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周俊财,李森武.??吉林农业.?2018(24)
[2]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杨冬贵.??现代园艺.?2019(11)
[3]江西省赣州市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高晓慧,张光辉.??南方农业.?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