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庆元
济宁市水利工程施工公司 山东省 济宁市272100
摘要:水利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在维护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后期却会存在诸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技术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在水利工程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的生态效益,在进行实践分析过程,要明确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的原则,要重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科学的进行创新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也利于全面保证河道建设质量。
1我国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意义
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当中,河道生态护坡作为关键的部分,通过长期以来的建设可以看出,生态护坡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处理河道周边水土流失现象,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从行业操作规范下进行分析,对于生态护坡工作,本质上就是希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态自然资源,全面融合植物及生态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共同致力于河道边坡防护效果。在对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实施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确保护坡性能与周边植被及土壤结构等相吻合,而且也能够很好地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努力提高河道稳定性的特点,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一致,维持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治理河道过程当中,应该先从施工现场各方面条件出发,找出可能对项目建设有影响的部分,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提高河道护坡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具备极高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实际工作人员开展护坡设计工序,必须站在本地区地形等特征之上,不能出现对自然环境较大破坏行为,根本上就是希望护坡能够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工作人员设计方案决策当中,要尽量防止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特性。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采用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技术
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护坡技术,在此技术条件下,金属网与碎石型种植土壤能够实现良好的结合,因此,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提高了整个护坡结构的抗压性能、抗腐蚀性能。土工材料所形成的生态护坡,为河道周边植被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生长环境,保持了植被最佳的生长状态,这种生态护坡技术的实用性特征明显,在各种不同的河道工程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在一些水流速度相对较快的护坡工程中,其应用效果更为理想。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中,需结合土工材料与草皮材料的不同特征,形成土工格与土工网垫。在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碎石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结合,发挥材料与土壤之间良好的配合效果。网垫结构下,多层网结构之间属于融合与焊接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网络空间的基础稳定性更有所保障,网垫护坡结构下,护坡周边的植物具有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网格结构下,需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土壤与碎石,当表面的草皮生长结束以后,可以将其与网垫层之间加以衔接,进而形成整体性结构,这种结构与护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能够保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2.2采用植物固土法的植被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下,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进行河道周边的生态治理,植物固土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生态护坡技术,由于一些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对土壤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因此,植物固土法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坡周边的水土流失概率,使得周边土壤的性质等得以大大改善。在植物固土法的应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进行植物的选择,尽量选用根系相对发达的植被。此外,在植被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护坡区域内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护坡工程的资金投入等因素。
2.3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通过利用各种材质,比如混凝土等,科学规划网格结构,以网格生态护坡为对象,有效开展设计工作,选择网格中间位置,完成植被种植任务,以此构建网格生态护坡模式,并保证其综合效益。从中可以发现,普遍应用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其使用价值非常突出,能够取得更高综合效益,在工程推广中的适应性更强。当开展现场施工的时候,所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小,所以取得良好成果,并且成本较低,不仅可以保护生态,还可以发挥观赏价值。不过与其它技术相比,此项技术损耗较大成本,应该以工程具体需求等为依据,深入思考与分析护坡资金承受力,结合各阶段具体护坡状况,首选此项技术。所以,在农村地区,针对规模较大的排水罐区域,如果资金充足,应该保护河岸附近环境,提高植被稳固性,通过利用网格护坡办法,为生态提供有效保护。
2.4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在大量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往往进行植被护坡,以此达到生态护坡的目的。具体操作位为:将一定数量的水泥以及混合料等加入到多孔混凝土中,再结合保水剂,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集为一体,从而服务于植被生长,供给充足水分,加强土壤和岩石的连接性,由此对土壤内部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在植被型生态保护过程中,能够为河道治理提供帮助,起到防水作用,适当改进与完善土壤现状,降低植被死亡率,避免土壤被侵蚀,采用此类混凝土护坡,为水土提供有效保护,缓解水土流失现象。在生态护坡保护过程中,应该在河道附近增加一定数量的植被,以附近生态实际情况为依据,确保生态环境和护坡技术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此探究生态砖,利用嵌固方式,创造该技术所需的良好条件。当实施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的时候,第一步可以利用联锁式砌块技术,提高不同生态砖的镶嵌能力,由此防止它们移动。在铰接式砌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合理应用绳索,以此设置连锁式矩阵,以生态砖为对象,采取高效护坡方式,从而使其更加贴合地面与坡面,确保生态性,并让护坡技术更加适应,增强护坡计划抗冲击能力,尽量防止水土流失。
3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关注,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需加强生态技术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是有效的护坡技术,这种护坡技术下的护坡效果更为理想,且生态效益较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护坡技术的科学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通过运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也迎合了时代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不断提高对于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国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2):288-289.
[2]廖样鹏.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4):206-207.
[3]王永波.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11-112.
[4]沈友华.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