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高俊峰
[导读] 目前,煤矿事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对煤矿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煤矿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俊峰
        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100
        摘要:目前,煤矿事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对煤矿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煤矿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煤矿企业的电气和机械设备的调配和使用,并且要注意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与维修,避免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影响机电设备在煤矿中的运行,使得煤矿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生产,阻碍其的发展。所以,井下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的维护与维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被给予一定的重视,其将会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
        1 运行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意义
        (1)目前,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出现问题。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维护维修工作,能够有效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引入到煤矿工作中。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经过不断的调整和适应,能够大大提高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煤矿企业稳定运行生产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
        (3)对于生产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煤矿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其已经与各个层面紧密相连。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为煤矿企业稳定的生产工作提供保障,保证煤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2 当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维修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井下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煤矿企业的飞速发展,煤矿企业具有先进的机电设备。这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机电设备,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专业且长期的培训才能进行实际操作,同时需要专业的工人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因为井下机电设备是一个高精度的机器,所以对于维修来说,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导致设备工作状态不佳。由于非专业的工程师可能会造成问题的恶化,所以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来处理机电设备的相关故障。由于部分煤矿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花费资金来聘请专业的维修工程师,所以可能造成专业的维修工程师缺乏的问题。
        2.2 日常保养维护不足
        煤炭生产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设备”的思想。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度不足,如润滑不到位、油液到期不更换、小故障不处理等。机电设备在运转发生故障,生产造成中断,才对设备进行被动维修。此时维修设备耗时耗力,并且设备寿命缩短。目前机电设备性能普遍较好,多数具有运行信息采集功能,在进行设备日常操作时,可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机数据分析,以掌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好状态、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故障恶化、避免设备损坏。设备劣化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分为设备磨合期、稳定期、老化期。磨合期是新设备安装后,各部件在运行中接触、摩擦、咬合过程,这一阶段故障较高,随着磨合期的结束,故障率下降。步入稳定期,这一阶段设备运行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故障率较低。随着设备的运行时间推移,设备进入老化期,设备零部件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故障率逐渐增大。
        2.3 维修模式落后
        状态维修:机电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较为完善,按照设备内置的在线监测、自检诊断装置确定设备故障情况,通过监测数据和诊断数据将设备故障时间进行预测,进而确定故障时间、维修内容等,制定检修计划,消除设备故障。但该模式仅靠故障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处于被动状态。
        事后维修:该模式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采取的维修方式。检修工作毫无准备,容易造成检修时间过长、故障排查不彻底,属于被动检修模式。
        计划性检修:该模式是一种强制检修方式,属于一种预防性维修模式,主要是依靠经验设立设备检修周期,到达周期,均进行一次检修。

检修思想“预防为主”。容易产生检修过剩或欠修,对检修资源的浪费。
        2.4 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全面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都不到位,其中就是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使得对企业的管理不全面,影响整个煤矿制造工作的进度。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中,煤矿企业应时刻关注机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严格控制煤矿生产的质量,确保能耗在可控制范围内,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这些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计划。
        3 完善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的措施
        3.1 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
        在完善维修维护管理制度的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增加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煤矿企业可以配置更为先进的符合实情的设备仪器,或引进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不能只把眼光放在设备的配置、安装及使用层面,而是从根本上认识到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多个环节协作完成,维护和维修工作同样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大在维护和维修工作中的资金与投入力度,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前期管理工作
        机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前期管理工作包括对设备的资料管理、采购选型等。对机电设备进行选型之前,应该开展严格的市场调研,将相关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个人,并确保设备选用之后符合煤矿生产的具体需要。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应由专业的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和试运行,验收合格并完成相关手续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3.3 改进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方式
        煤矿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机电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要求煤矿企业及时改进更新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方式,不断完善与优化,将维护维修工作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将维护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可以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井下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解决设备故障,提升维护效果。
        3.4 实现井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的信息交流
        井下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中,其中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的数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详细的记录清楚,便于日后的分析研究,从而可以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工作更上一层楼,确保整个煤矿企业的稳定运作。
        3.5 优化检测系统
        信息检测是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维修管理的一个手段措施,它能将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隐藏的错误及时检测出来,避免传递错误的信息,导致整个运行流程出现错误。因此,信息检测系统的完善性是十分重要的,煤矿企业在进行信息检测系统的设定时必须要时刻注意保证系统的完善性,不在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纰漏。另一方面,很多煤矿企业的信息检测系统都是很久之前的,所以企业需要及时对系统进行改善和优化处理,保证检测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是最好的状态。优化检测系统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数据记录和信息分析,找出其中最合适的周围环境和所需状态。
        4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各种机电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中。煤矿行业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井下机电设备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可以说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应用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生产力。但在应用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大难题,就是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较高。也因此,想要是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得到提升,提升井下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水平成为了主要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元.矿井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技术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4):146-147.
        [2]贺中胜.对当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分析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6,(8):130-131,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