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堂情景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张亮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张亮老师
        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政史地组   邮编554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善。跟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解说,更多的是对于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当前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之中,许多教师仍然存在着许多陈腐的教学观念,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等,直接忽略了在学生能力上的培养,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所以需要尽快进行改善。因此,本文探讨的主题是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怎样进行课堂情景式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情景教学 策略
        【正文】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如何在一次次测试之中得到高分,而是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本质,培养自身在知识上的核心素养。但是,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之中,很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那么重要,只教学生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匮乏,单一,没有认识到情景式教学的价值所在,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使得课堂效果不佳,学习成绩也欠佳。因此 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导入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之中学习知识。因此,本文将对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情景教学的策略。
一、在当前阶段地理教学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适合于学生发展。
        即便是现在时代发展迅速,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以前的教学方法,只知道直接讲知识告知学生,存在着很多应试教育的痕迹,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评释,学生安静的坐在下面听讲的状态,呈现出一种重复式、灌输性质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2因为教师的观念陈腐,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腐,上课的方式单一,使得课堂环境比较低沉,学生也没有参与到其中来,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又比较严苛,会因为学生因为粗心而犯的小毛病而斥责他们,虽然初衷是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清楚的认知,但是这种方式会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对地理产生厌恶情绪,不爱学习等,最终与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志相背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教师进行情景式、代入式教学的一些策略。
2.1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总是呈现出教师一个人解说知识点,学生坐在下面听的状态,这种将课堂主人公颠倒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在知识点的解说上,教师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重复式朗读,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知识点,所学到的都是浅显的。因此,教师应该要将地理知识点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以生活实际为评释知识点的基础,将知识点以一种简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在解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第三单元“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自然灾害现象,将同等类型的自然灾害呈现出的现象进行记录,最后教师集中进行解说。此外,教师在解说必修二中的第一章的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迁移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人口分布密集的地方有什么特点,一个地方人口发生变动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得出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多西少、不平衡性、时滞性等特点,人口迁移与地理位置、地方自身的发展、经济水平等要素的影响,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地理知识。


2.2教师可以重视多媒体教学设备资源,优化教学情境。
        在目前的教学阶段中,很多教师没有正确认真到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只知道一味的解说书本知识,忽略了对于多媒体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所营造的是一种枯燥、无聊的学习环境,这样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容易对未接触过的、没有见过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师应该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讲一些地理知识进行动画解析,进行更加形象的解析,也可以将章节重要知识点进行逻辑框架图的罗列,让学生更加形象、清晰明了的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评释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的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演化过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搜寻到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地理纪录片,让学生进行集中观看,在学生对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等知识有所了解之后,再将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罗列到PPT上,让学生有层次的将知识进行记忆。此外,教师在解说“水循环”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水循环模型,让学生直观的观看到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同时,掌握自然界之中水循环的整个过程。
2.3教师可以丰富讲课形式,利用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
        单调的解说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高。因此,教师应该要丰富课堂解说形式 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解说知识,可以提出几个和所讲知识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猜想和讨论,在解说之前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最后,根据学生的观点可以总结出大致的问题所在,在学生已经有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提高自我思考能力和地理知识核心素养的同时,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情状式教学的积极意旨。
3.1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需要的是素质和知识的双方面人才。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尤为重要。相比于课本上浅显的知识而言,学生更应该学习的是一种能力,教师在教育进程之中逐渐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中心素养,学生才能掌握到自我学习的能力,掌握到本门课程的真正内涵和本质,以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3.2教师利用“情景”进行教学的积极意义。
        对于那些通过语言无法表述清楚的地理知识点而言,利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更加直接、形象的方式看到知识,将枯燥、无聊的知识点都放在了一个逼真的环境之中展示,使得学生乏味的学习更加活泼,让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之中学习,有利于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仅仅局限于听讲,情景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愿意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课堂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了学生动手执行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及时的学习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成果。
        【结束语】在当前高中阶段的地理解说历程之中,因为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模式已经框架化,教学思维和观念上的陈腐,对于学生感知地理知识点的能力、自身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忽视等,这些都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探知地理知识点的兴趣,使得课堂气氛压抑,降低了课堂效果,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之中,改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采用情景式的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代入到所学知识点的环境之中,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之中收获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1]王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65-66.
[2]高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目标设置——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为例[J].地理教育,2019(S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