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荣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高桥中学 湖南省 长沙市 410145
摘要: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它不仅是美育组成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及发展有着积极性促进作用。而兴趣作为人类前进的内在驱动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当将兴趣教育贯穿课程始终,只有在有效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前提下,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良好地、整体性的发展。为此,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在美术课堂更好地落实兴趣教育,从而保证学生美术学习质量的良性化、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兴趣教育;初中美术;应用研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主要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我们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不能企图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找寻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材料,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性思考的过程中达到学习问题的解决。只有如此,学生的美术兴趣才能得到健康化发展和保证不同学生都能获得个人最大化知识收获及成长。
一、准确把握学习心理,促进美术兴趣发展
如何提升学生美术兴趣的良好发展,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掌握学生认知逻辑的特点,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创造出有效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美术兴趣的教育培养。而美术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那么教学中应该掌握学生学习规律性和需要性述求,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具有创作性冲动或艺术化表达。如,在人物线造型一课上,教师布置作业画一位女生头像,但会有学生提出画其他头像,有的想画男的,有的想画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等。这时教师不能为了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性,忽视学生学习上的述求,这样会打压学生的绘画激情。那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空间进行个性化表达,从学生兴趣化入手推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尊重学生的学习反馈,灵活化改变教学针对性,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助力教师深入学生集体了解大家的心理活动,从而才能对有效教法和美术兴趣的培养产生良好的推动教育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三个教学原则,第一,创新原则。学生是具有个性化学习特征。这也意味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喜好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轻松愉悦、趣味生动的学习环境,最大化降低学生学习压力与负担性。第二,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都具有学习的差异性,那么应当根据学生最近学习发展区的基础上,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如,低年级应当重点开展不同类别的物体练习,观察能力目标要适度化。在简易的写生训练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默写方式强化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能够认真化,也将极大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角色定位。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纠正者的身份出现,以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视角开展教学活动。如,辅导在美术课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般而言,15到20分是教师示范讲解的课堂时间,20到25分是学生作业完成课堂时间。而作业辅导是决定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应该落实启迪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对个别学生在作业完成中遇到问题,则给予及时性辅导干预,促使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作业,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有效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则要落实赏识教育原则,进一步鼓舞学生增强其学习动力,并且也要引导学生分享其作品的构思及方法等。在这样三大原则下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兴趣的健康成长性和学习有效学习质量性,从而能够为一堂好课的产生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三、强化榜样精神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及能力,而美术兴趣的有效形成与学生接触一些优秀作品有着极大关系。好的美术作品如同一个榜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反之亦然。在美术课堂中有很多欣赏课,但这远远不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关作品资源的提供与展示,从而使得学生美术兴趣和创作欲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欣赏课中有许多作品经过印刷等诸多工序,导致色彩效果差、图片也不多。那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多姿多彩、丰富生动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而达到补充欣赏课的发挥不足性的目的。此外,在信息化教具下的有效应用不仅补充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也能够促使课堂表现更加多元化、生动化、直观性,这大大增强学生感性化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教学国画课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性,教师示范和学生观看有着诸多不便,那么通过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绘画过程与技法表现,这不仅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总而言之,兴趣的产生与发展对学生学科成绩与未来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学生为教学本位的原则上,不断探索和创造新颖的、务实性的教学对策,这样不仅提升学生学习愉快体验,也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将会起到现实性、深远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伟春.初中美术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J].艺术评鉴,2018(05):130-131.
[2]苏静.初中美术教学的兴趣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