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 王真珠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王真珠
[导读] 教师想要开展深度学习课堂,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学会多少、学得如何当成教学重点。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杏田小学 王真珠 362216 摘要:教师想要开展深度学习课堂,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学会多少、学得如何当成教学重点。此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转化,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中,告别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课堂积极性得到提高.怎样才能“学得真”“学得深”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水平。 关键字: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引言:深度学习体现为学生能深度理解概念的内涵,掌握内在含义,理解概念的外延,并能够深度加工处理信息,将知识迅速连接建构个人知识体系,且能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度学习要经历知识的创生、发展、建构、应用的全过程,只有在过程性学习中,深度学习才能真正发生,这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再创造性学习。 一、精选探究问题,引发深度思考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思考,思考源于问题。有效的数学探究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经历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探究问题,重在“导问”和“导向”,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又不禁锢学生思维,提供合理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通过“x只青蛙多少条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出现了多种结果:①x只青蛙x条腿;②x只青蛙y条腿;③x只青蛙x×4条腿。多么好的学习资源,教师随即抛问:“这几种意见,你们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学生通过激烈辩论,深度分析得出:第一种意见,青蛙腿是未知数,用x表示,但与青蛙只数之间无法区分,第二种意见有效区分了青蛙只数与腿的条数,但无法看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有第三种意见最合适。通过对生成问题的对比分析,学生非常清晰地明白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二、情境创设,激发深度学习的欲望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于借助主观判断和既有的教学经验来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没有预先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和思维特征。如若班级中人数过多,则更不能做到细致地把握和照顾学生学情,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紊乱,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而使用数字化技术后,可以创设符合学生需求和教学需求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使其集中注意力,并且会给予学生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其加深知识印象,最终吃透知识。

比如在进行“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便可进行多媒体导入式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将各类光束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有的是透过云层的阳光,有的是五彩斑斓的霓虹,有的强劲有力的激光,不同动态变化光线会激发出小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了解射线、分析射线。学习了三类线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播放,鼓励学生上机操作,对比三类线的长短变化,使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便可深入掌握射线特征以及直线无限长的特征。 三、丰富教学方式,加深学习感悟 即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同时,将特定情感自然地渗透和融入其中,之后再利用科学人性化的引导模式,让小学生步入实际生活之中,加大对已学知识点的实践检验和应用力度,丰富学生对各类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类要求,教师还应该注意使用更加新颖的指导方法和技术手段,诸如组织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等,在让他们自主参与实践和交流活动之后,收获更多情感、个性、智能方面的体会。如在进行“钟表认知”知识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借助数字化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时间建筑”,伦敦时钟塔、美国费城市政厅、麦加皇家钟楼饭店等,教师要活用数字化技术,呈现数字美感的同时,让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全面集中,基于此,利用钟表指针转动来指示表面数字,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到钟表时间具体的表示规则和原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目的。 四、加强反思总结,注重激励性评价的运用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强调的便是反思总结的重要性,也同样适用于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自我反思总结和学生即时反馈两方面出发。从自我反思总结来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数学测评成绩等了解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状况,据此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善。从学生即时反馈来看,教师可以同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或者采取问卷调查和匿名意见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们对于教师自身和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意见和看法,根据这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对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策略。此外,数学教师还要积极利用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基于针对性的积极评价,或肯定,或鼓励,或赞扬,既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注,又要使学生有切实的提升。 结束语 把学习过程拉长一些、拓宽一些、丰满一些,学习的过程才能深入,知识的建构才能深刻,能力提升才能明显。从学的视角重构数学课堂,将是我们教学之路上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164-165+168. [2]马秀平.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索[J].科技风,2019(34):31. [3]黄晓佩.谈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