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马鸿盼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马鸿盼
[导读] 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将化学的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脉络的理解,从“横”“纵”角度多方向建立整体知识体系,进而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西藏工布江达县中学   马鸿盼 860200

摘要: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将化学的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脉络的理解,从“横”“纵”角度多方向建立整体知识体系,进而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性探究思考、自主性内化、自主性总结,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增加学习的乐趣与充实感。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中 思维导图 应用
        引言: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教育改革阶段的首要任务,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初中化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较多,课时少,任务重,学科理论知识特色较为突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化学学科既有普遍性、特殊性、专一性,也有规律性。如很多物质的性质和制法都具有规律性。我们对所有物质的性质无法了解,但我们可以在每种类别中找到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加以探究,寻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殊性,进而知道它们的递变规律。初中所提到的纯净物即是同一物质,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学知识琐碎杂乱,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看似零散无序、实则紧密相连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本文主要以复习初中常见的物质——氧气为例,在“物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制成“氧气”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在“氧气”思维导图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氧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快更准地掌握知识,避免知识混乱错失,使学习难度进一步降低。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却往往很难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引领下积极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趣味因素来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大脑时刻保持活跃,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率。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包含很多实验课程,且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获取。例如,笔者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及化学趣味实验展现给学生,如春天去果园和夏天去花园能闻到香味,白酒打开瓶盖后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散发出香味等。然后,笔者尽量把化学课内、课外的实验都演示给学生看,并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学生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中,自己点火体验生成氢气的过程,感觉又惊又喜,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更高了。信息技术能把要学习的化学知识通过动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多种感官系统的刺激下,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各种未知的化学知识。这将为高效化学课堂的打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1个人和7个人拔河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钠原子如何容易失去电子,氯离子如何容易得到电子。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且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在上课前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放出舞台上的雾气,让学生在浪漫的景色中进入学习状态,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化学用语的教学
        化学式是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化合价确定化学式的方法。对常用元素化合价的记忆是这个方法的关键。教师可以把化合价编成口诀:一价氯氢钠钾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碳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0价.对氧元素、氯元素等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化合价的元素,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记住化合价——这样能让学生记住化合价,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教他们利用化合价“十字交叉约简法”书写化学式也就水到渠成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初三化学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大约有55个,其中要记住的大约25条。笔者充分利用每堂课前的5分钟,安排学生听写或默写化学方程式8条左右,有时还穿插化学式的书写。经过这样的长期磨练,学生将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四、合理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探究能力,对于中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帮助的,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的学习能力都是在初中时期开始形成的。如果想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那么,化学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实验,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培养中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需要化学教师和中学生共同努力和配合的.因此,化学教师要合理开展化学实验,带领中学生一起进行相关的实验,让中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让中学生融入到化学课堂中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化学教师要在化学课中,保持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引导中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探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陆崟敏.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20.
[2]杨婉倩.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
[3]何淑仪.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7(06):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