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地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张林英
[导读] 新课标改革下,更加全面综合地学习是教学宗旨之一,地理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门功课,学好地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山西省孝义市新峪煤矿学校 张林英  032302

摘要:新课标改革下,更加全面综合地学习是教学宗旨之一,地理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门功课,学好地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实用性的特点,初中教学课本中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是一个由自然和社会多种不同要素组合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和其他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交叉之处,比如地理环境就包含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生态环境、人文风情、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初中
        地理学科是一门初中才拥有的学科,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是一门相对来说更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涉及多个学科,比如环境问题就涉及自然环境、国家政策、人文教育等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于教授地理知识及交叉的其他知识面感到棘手,而学生方面就更加困惑。本文就新课标改革下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等问题进行剖析。
        一、立足地理知识,注重基础
        地理课程的重点与基础就是地理综合能力,重视地理基础知识,构建地理体系,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地理考试光靠死记硬背的学习知识,是无法掌握综合地理能力的,需要培养的是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的是对地理认知能力的考察,虽然掌握得要灵活,但是还是必须立足于书本和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因此在对地理知识进行复习时,一定要强调和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整个地理学习目标为中心的框架,构建以章节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化、有序化的体系,能够将基础地理知识学扎实后,并能够融汇贯通地使用。
        除此以外,还要对注意力进行培养,对于教材中生涩难懂的知识,教师还需要努力对其进行加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的基础知识,非常的抽象,如果要向学生陈述教材中的知识,就必须要对知识进行修饰和加工,而不是直接用朗读式的形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化,掌握知识之间的规律,总结分布变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表格等,使知识能够分门别类。通过这‘五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并且进行归纳总结,立足于书本。因此在进行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提示,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将地理知识运用自如。
        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的考试往往都源于教材,但是却高于教材,最基础的概念源自于单科知识,却融合各科的知识,这就导致地理学科是非常不容易拿分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对单科知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能够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对知识的迁徙能力以及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中,需要以地理知识作为中心,分析和沟通其他学科知识,以一些经典的地理案例为例,将前后学过的地理知识连贯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加强地图教学,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须用到的教学工具,也是学习地理必须用到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利用地图理解地理知识。地图不光能够作为日常地理辨识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地理考试中必然会遇到看图题,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所以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就关系到学生地理成绩的好坏。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于地图看图的教学,要教会学生正确读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在平日里的地理教学中,就一定要用地图进行教学,比如各种的区域图、地形图、气候图、政区图等,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地理复习中更是需要用到地图进行分析,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判别地图上的各种线,比如经纬线、等高线、等温线等。除此以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对一张地图进行多种思考,学会一图多用,能够将地图所表示的信息用文字进行转述,教会学生读图、试图、填图、画图、用图等良好习惯。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关联社会上、国际上的重大事项、重大事件,利用地图获取新闻、获取社会和地理知识,将自然和社会热点以及国家政策等进行挂钩,并且鼓励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关注焦点和社会热点的问题,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地理学科中必然会涉及到的就是对地理环境的保护,这几年随着污染加剧,部分地理环境遭受到破坏,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就是重视保护大自然,因此地理学科考试中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地理环境的保护问题,立足于书本和社会热点的问题,将书本和实际串联起来,考的就是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利用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中能够将地理知识和理论进行关联,并且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出发,立足社会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评判,并为此提出解决的方法。
        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复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记住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比如资源、人口、污染、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能够影响到人们后续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为现在的学生,十年后就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未来的脊梁,因此对于现在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培养学生对于未来全球性问题加强关注的能力。要了解这些世界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去管控以后发展到不可控制后的危害,得出能够解决的途径,加强培养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结论
        因此在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今天,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未来问题的解决能力,地理教学者肩负的不仅仅是地理的教学,更需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未来接班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爱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社会焦点的认知以及解决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为祖国培养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设计意识[J]. 王玮航.  地理教学. 2004(01)
[2]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J]. 李家清.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1)
[3]实施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尝试[J]. 周树平.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