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梅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笔者本学年的一个课题,在前期文献研究后,笔者也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组合作分组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成员间也有明确分工,这样有利于小组人员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局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真正成为一个组织者,评价要多元化,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从这些文献研究后获得的知识,笔者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因为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因为数学学科较为抽象,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因为合作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启发,共同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并将其与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融合,提升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强化。
一、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就是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学习,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的兴趣。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先将小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为一个活动单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互助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时,首先要对需要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重点的整理和汇总,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知识点,再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合作学习当中。想要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更好的发挥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教学问题的合理设定,使小学生更容易知道自己本节数学课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问题的设定依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恰当合适的选择,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更多的参与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一)加强合作学习氛围中引导
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中,首先作为数学的任课老师,要自我革新,把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在每一节课堂给学生提供自主发言主动思考的学习机会,鼓励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自信的课堂,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要善于表现自己,善于把自己的观点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形成一个各抒己见、各展所长的良好教育教学学风,这样就能够在课堂中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合作探究愿望。另外呢,学生在开展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活动表现,及时有效的跟他们处理一些沟通不畅的问题,尽可能的让每个小组成员注意整个团队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好的加强认识,加强团结,共同为达到课程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的在每一个小组分组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形成一定得合作学习风格。
(二)合理划分合作小组
该小组的合理分组构成了实施团队合作培训模式的基础。
并要求教师做以下工作:第一,科学机制的数量。组数在3 ~ 5人之间,太少会影响学生之间的互动,可能会影响学生能力的表现。二是确保团队成员的灵活性。这可以是个人团体和女性团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根据各自活动主题的要求量身定做的学生的免费集合,让学生们有新的新鲜感,改变学生们在团队中的地位,提高他们的兴趣。三是群体内“异质性、同质性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小组开展学习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性格、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对教师进行分组,以确保小组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促进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补充学生的优势。
(三)制订合作目标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合作教学而言,合作目标的制订至关重要,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时间尚短,并且经验不足,如果没有合作目标的指引,学生可能很难分清重点和难点。并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待提升,合作目标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紧迫感,避免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合作目标。不过,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与特点,教师设计的目标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关注和学习。
(四)巧设知识问题,引领学生独立探究
在新授所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能学会及时提出一些学生质疑的知识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独立求知、探索的积极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具体含义认识不清,无法独立获取新授知识,甚至经过反复深入思考、实践,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如果此时学生采用团队合作方式学习,可以有效形成较浓厚的自主研究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要展开讨论的数学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合理的深入思考,问题性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挑战性,能够激起广大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五)完善小组评比机制
建立一个深思熟虑的工作组评估机制有助于改善各群体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并动员学生学习的倡议和举措。例如,在解释3D图形的三个视图时,教师可以要求团队成员进行内部竞争,而团队成员则为参与者制定一个计划,鼓励团队内学习的积极性,并改善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观察过程中直观地呈现图形的三种视图,利用具体元素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完善小组评估机制的关键在于小组内部和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估,例如对积极履行职责和表达意见的学生给予奖励,不按时履行职责的学生人数增加1-2个百分点,不按时履行职责的学生人数减少1-2个百分点。每天对工作组进行简要总结,每周汇总各个组的总体绩效,奖励组表现良好,以激发团队成员学习热情,实施团队协作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一定的指导和优化,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N].发展导报,2018-12-25(020).
[2]吴家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2018,7(24):117-118.
[3]周贵邦.小学数学教学中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8(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