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刘娜
[导读]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对于从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就是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建议。
        刘娜
        邵东市仙槎桥镇第二完全小学   422800     
        摘 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对于从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就是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字:综合国力;重视程度;思维能力
        
        为了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步伐,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敢于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数学课堂的氛围是很严肃而枯燥的,所以,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很好的调动气氛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很枯燥,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将繁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有趣化,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要想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的上教师的进度,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有很多繁杂的知识点,理解好了这些知识点,就很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若是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很快的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2.1教材编制存在制约性
        因为小数数学的教材版本编写的不是很符合现在的小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提高学生思维的事情上就会很不理想,小孩的思维和成年人的思维不一样,但是小学生的教材编写却是成年人来编写的,编写的人没有从小学生的思维出发,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编写教材,这对于小孩思维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很难的。
        2.2不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所以才需要去培养,去提高,但是教材内容的复杂,会让学生失去信心,这样就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率降低,复杂的知识内容长期的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无法保证课堂效果。
        2.3教师的语言表达和素质能力与学生的特质不相符
        关于小学教育,其实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刚刚接触课堂的教师,没有过多的课堂经验,不能将数学知识有技巧的结合起来,方便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教师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3.1整合教材内容,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材内容,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若是学校的编排不合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使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也并不是一味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要注重方式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在上课之前,学校都是要求每一个教师要备课的,只有备课准备的充分,将教材内容理解的通彻,这样就能系统的讲给学生。数学课堂是枯燥的,教师要学会运用生活中的小例子,来形象具体的讲给学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容易,同时,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小例子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扮演其中的角色,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以达到课堂的要求。
        3.2结合学生特质,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知识体系结构,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每节课的反映,从而发现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教学,学生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数学的魅力。
        教师每讲完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那部分是比较难学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对分数这一章节加深印象,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己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这一章节。
        3.3注重情境创设,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变换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创造一个情景舞台,将学生代入到舞台之中,通过这个场景,来学到一些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对称图形的知识点,这个非常适合运用到情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找一些对称的图形或者其他教学物品,然后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提出或者是回答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问同学们一些问题: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吗?一个物体和其他的物品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结束语
        学生在小学的时候,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渊教育教学刊冤,2019,16(01):165
        [2]刘郁明.基于小学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94-95
        [3]王进.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养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