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建设 张国宽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国宽
[导读] 摘要:矿山救护队作为矿山应急救援重要的一环,其作用使不可或缺的。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  河北唐山  063100
        摘要:矿山救护队作为矿山应急救援重要的一环,其作用使不可或缺的。在应急救援的工作中,矿山救援队是救援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保证井下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建设非常重要,本文从救护队救援能力建设出发,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完善矿山救护队建立的理论论证。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救援;能力;建设
        引言
        灾害的来临往往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这个方面在矿山灾害当中表现得更加的突出。矿山应急救援的工作主要是由矿山救护队完成的。在实际的工作中,矿山救护队主要是矿山灾害的救援工作,相比于其他消防应急人员,其工作的内容和范围较广、工作难度较大、工作任务较重等特点,这也说明了矿山救护队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矿山救护队内涵
        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主要指的是在矿山生产的一线工人中选择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且年青朝气的人员,是保障矿山运行安全性的关键性人才,对于救援队的水平和技能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指战员并没有充分的掌握矿山安全生产技能与管理知识,需要协助矿井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应该加强对于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采、掘、机、运、通”等各方面知识与技能展开必要的训练,切实提升救援队的整体水平,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
        2矿山救护队的救援工作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所处于不同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状态,矿山救护的任务主要是由消防队来承担的。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政府以完善的消防体系作为基础,建立矿山救护队与应急救援平台,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其中包括了法律、管理、指挥、救援、后勤等各个方面。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建立矿山救护队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体系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救援体系主要以政府救助为主体,社会救援为辅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有效且有力的保障。我国的救援机制主要是“一案三制”,确保突发事故来临时,可以快速有效做出反应,开展救援工作。在运行机制上,我国采取不同的灾害分类运行管理,突出了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针对性,通过属地管理的方法,进行救援区域的划分,加强各部分的联动性,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处理流程上,主要分为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善后处理、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七个过程。
        3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建设的措施
        3.1建立矿山救护队救援体系
        一是救护队所装备的救援设备是否完善。拥有完善系统的救援装备是救援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这对于不同事故来说,应该具备于其相对应的装备。在发生透水事故后,强大的排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面对火灾时,快速进行密闭的喷涂机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范围以及火灾的蔓延。在瓦斯爆炸后,瓦斯监测设备可以对瓦斯含量进行有效的监测,排风设备可以降低井下瓦斯含量以及浓度,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二次爆炸的风险。
        二是对于不同的事故,采用针对有效的救灾技术。诱发井下事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水、火、瓦斯、冲击地压。而针对不同情况下的事故,救援队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从事故的实际出发,分析当下所处的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救援手段,才能达到最好的救援效果。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往往提供了救援工作实时的数据以及信息,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将救援方案以及技术进一步完善,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对于救护队外部的支持。外部支持包括技术上的支持与资金上的支持。

在救援的过程中,采取良好的救援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正确的技术知道往往来自于应急救援专家组,因此,灾害发生之后能否快速地进行专家组的建立,也决定着救援的成功与否。充足的救援资金是矿山救护队的保障,而资金体系的完善更加有利与救援队的建设。
        3.2组织预防性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首先,提高安全检查工作质量。“不通知、不定点、不定时”这是安全检查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目前矿井生产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方式。矿山救护队可以在不通知矿井管理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整个矿井的检查,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在该时间段中,检查管理的密集度需要保障,真正的发挥出矿山救护队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积极的组织开展边角煤段与“四类工作面”的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各项检查措施能够落实到位。采用上述的“三不”检查措施之后,能够准确的掌握井下生产一线的工作状态,了解井下的真正运行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从而可以保障矿井生产更加安全。
        其次,及时汇总生产隐患。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情况下都是无可避免的。矿山救援队在进入到生产场地之后,对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逐一排查,并且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分析,寻找出发生的规律因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消除这些隐患的影响。
        最后,监督隐患的整改落实。隐患的整改是检查工作的最终目的,必须要消除这些隐患。矿山救护队需要按照上一次下井所绘制的检查路线图,对照上次排查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与问题做好逐条的督察和分析,要积极落实各项整改处理措施,按照具体的隐患整改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保证安全隐患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消除所存在的问题。
        3.3救护知识的培训教育
        (1)消防演练。随着我国对于安全方面的管理的重视度逐渐提升,矿山救援队的建设也逐步的实现多功能化,消防工作也是当前的矿山救护队主要的工作之一,指战员要充分地了解所有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地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同时设立安全工作小组。因此,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功能,要不断地开展职工的消防器材使用演练与消防基础知识的培训,从而可以让职工充分地掌握消防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消防器材,最终可以降低消防事故的发生率,大大提升人们的生命安全。
        (2)现场急救知识的教育培训。伴随着我国很多地区的矿山救援队工作开始全面的进行,各个地区也组织多项急救知识的演练与比武,矿山救护队指战员的现场救援能力和消防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职工来说,尤其是一线作业职工,其所掌握的救援知识比较少,消防操作技能也比较差,所以需要矿山救护队积极地进行培训和教育,要给矿山职工进行多方面的讲解。培训内容也需要和实际操作达到一致性,比如一些基本的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掌握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职工的自救与互救。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救护队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工作保证了矿区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救援体系的完善,在矿山事故发生之后,事故造成的损失正在逐步降低。从救援水平来看,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救援水平的前列,但是,我们的救援体系与训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有效应对在事故发生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高效完成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甄景全.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8(03):199.
        [2]赵章.关于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救援能力建设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7):94-95.
        [3]郭炫嗣.矿山救援中心如何提升应急救援能力[J].现代企业,2015(09):11-12.
        [4]魏新杰,谢宏.矿山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建设研究[J].煤矿安全,2011,42(04):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