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砌块墙的稳定性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墙新
[导读] 砌块是利用工业废料(煤渣、矿渣等)和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用以替代普通粘土砖作为砌墙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的砌块墙也要做好稳定性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墙新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8000
        摘要: 砌块是利用工业废料(煤渣、矿渣等)和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用以替代普通粘土砖作为砌墙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的砌块墙也要做好稳定性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关键词: 砌块墙    做法    稳定性
        一、砌块墙的分类
        1.按材料分类
        有普通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制或的砌块。
        2.按砌块在组砌中的作用与位置分类
        可分为主砌块和辅助砌块。
        3.按重量和幅面大小分类
        可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和大型砌块,小型砌块每块重量不超过20kg,主砌块高度在115~380mm之间,适合人工搬运和砌筑。中型砌块每块重量在20~350kg之间,主砌块高要在380~980mm之间,需要用轻便机具搬运和砌筑。大型砌块重量超过350kg,主砌块高度大于980mm须用大型机具搬运和施工,使用中以中小型砌块居多。
        4.按构造形式分类
        有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空心砌块有单排方孔、单排圆孔和多排扁孔等形式,其中多排扁孔对保温较有利。
二、 砌块墙的组砌
    砌块墙应事先作排列设计,图上进行砌块的排列设计,并注明每一砌块的型号,以便施工时按排列图进料和砌筑。
         排列要求:
         1.上、下皮砌块应错缝搭接,尽量减少通缝。
         2.内外墙和转角处砌块应彼此搭接,以加强其整体性。
         3.优先采用大规格的砌块,即主砌块的总数量在70%以上,以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4.尽量减少砌块规格,在砌块体中允许用极少量的普通砖来镶砌填缝,以便施工。
         5. 空心砌块上、下皮之间应孔对孔、肋对肋,以保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三、砌块墙的构造
        1. 砌块的接缝
        中型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少于砌块高度的1/3,且不小于150mm,小型空心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当搭接长度不足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ф4的钢筋网片,网片每端均超过该垂直缝300mm,如图1所示。

图1    砌缝的构造处理
        砌筑砌块一般采用强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竖直灰缝的宽度主要根据砌块材料和规格大小确定,一般情况下,小型砌块为10~15mm,中型砌块为15~20mm。当竖直灰缝宽大于30mm时,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缝密实。
        砌块建筑可采用平缝、凹槽缝或高低缝。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当上下皮砌块出现通缝,或错缝距离不足150mm时,应在水平缝通缝处加钢筋网片,使之拉结成整体。(如图1示)。
        2.设置过梁、圈梁和构造柱
        当出现层高与砌块高的差异时,可通过调节过梁的高度来协调。砌块建筑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圈梁,以加强砌块墙的整体性。当圈梁与过梁位置接近时,可以将过梁与圈梁合并考虑设计施工。圈梁分现浇和预制两种。预制圈梁一般采用U型预制块代替模板,然后在凹槽内配筋,再浇灌混凝土,如图2所示。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位置应按规范中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的要求执行,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构造柱多利用空心砌块上下孔洞对齐,并在孔中用4φ12~14的钢筋分层插入,再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层灌实。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的拉结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混凝土小型砌块房屋可采用φ6点焊钢筋网片,沿墙高每隔600mm设置,中型砌块可采用φ6钢筋网片,并隔皮设置。应在房屋四大角、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设构造柱芯柱。
        多层小砌块房屋应按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横墙较少的房屋、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尚应分别按规范关于增加层数的对应要求。

图2   砌块预制圈梁
        3.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
        (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3)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φ12,6、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小于1φ14。
        (4)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2.Om。
        (6)多层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沿墙高间距不大于600mm,并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间距不大于400mm。
         在地震设防区,为了加强多层砌块房屋墙体竖向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空心砌块常常在房屋转角和必要的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4. 小砌块房屋中替代芯柱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19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外墙转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与构造柱相邻的砌块孔洞,6度时宜填实,7度时应填实,8、9度时应填实并插筋。构造柱与砌块墙之间沿墙高每隔600mm设置φ4点焊拉结钢筋网片,并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间距不大于400mm。
(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如转角处的构造柱如下图3所示。

        
         
         
         
         
         
         
                                        图3  转角处构造柱
    5.门窗框与砌块墙体的连接
    由于砌块的块体较大且不宜砍切,或因空心砌块边壁较薄,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方式除采用在砌块墙中预埋木砖的做法外,还有利用膨胀螺栓、铁件锚固及利用砌块凹槽固定等做法。(如图4所示)为根据砌块种类选用相应的连接方法。
       

图4   门窗框与砌块墙体的连接
    参考文献
        1.《建筑构造分析》  主编  墙新  陶桦铭  副主编  沈存莉  兵器工业出版社
        2.《房屋建筑构造》  主编  彭国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