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赵淑梅
[导读]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
        赵淑梅
        吉林省临江市苇沙河镇中心学校   
        前言: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农村幼儿教育一直存在“小学化”的现象,因此应当着重治理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存在的原因、表现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现象显著,导致素质教育无法从幼儿时期得到贯彻,因此,必须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1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存在的原因
1.1幼儿教育压力大
        近年来,由于农村幼儿的数量一直在处于减少的状态,加上很多父母会选择将孩子送往城市的幼儿园来接受幼儿教育,导致农村的幼儿园生源不足。另外,由于部分地区的小学存在招生考试的模式,幼儿园为了适应家长的需要,便于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展现优势,就会调整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
1.2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片面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因此很注重提前学习和教育,在幼儿园时期就希望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一般来说,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观点非常片面,认为孩子只有在读书、写字、上课时才能获取知识与能力,而幼儿教育的游戏方式等不能让幼儿获得知识。幼儿园对于家长的要求,选择了转变教育模式,导致在幼儿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
1.3教育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在某些农村地区,由于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或者难以监管等原因,例如对于某些私立幼儿园等,监管部门无法遏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导致在某些幼儿园依旧存在“小学化”现象。
2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的表现
2.1教学内容普遍“小学化”
        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内容普遍“小学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将原本的幼儿教育内容更换成了小学内容,这些小学内容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远远超出了认知范围和学习能力。

由于幼儿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幼儿教育,对于小学知识也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小学的教学内容,违背了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导致幼儿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不仅无法学到小学内容,更耽误了幼儿在本阶段应当进行的教育,得不偿失。
2.2采用“小学化”教学模式
        由于幼儿的天性,在此阶段的学生很难安心进行死板的学科知识学习,更何况是超出了认知范围和学习能力的内容。教师本应当在此阶段教授幼儿最普通的感知教育,懂得基本的常识,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想象力。然而,在现实中,幼儿教师将小学知识搬运到幼儿课堂中来,并且为应对应试教育采取课堂考试等方式,这过度要求幼儿的知识能力,忽视了幼儿在此阶段的兴趣需求,最终只会导致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3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3.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农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必须确保幼儿园采取幼儿教育模式,不能使用小学教材和小学上课模式,不能采取课堂考试形式,要求幼儿园不能占据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时间,规范作息和上课时间,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取消所有学前班,引导学前班向幼儿园过渡,对于无法达到幼儿园教学标准的,取消办学资格。对于幼儿园的教学设备和环境进行建设,完善幼儿活动设施,分离幼儿园和小学,使其具备较高的独立性。
3.2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要发展幼儿教育,幼儿园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在教师上岗前要确保教师拥有幼儿教育资格证,进行上岗培训,而且在教师应聘后,幼儿园也要做好培训准备,提高幼师的思想道德觉悟和实践能力,确保幼师把握幼儿教育的基础思想理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思想结症所在。
3.3转变家长育儿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教师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片面认为对学生进行提前教育就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和阶段性,对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所应当传授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在幼儿教育中切不可拔苗助长,一味重视教育的进度,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状况,转变家长的教育教育观念,使家长融入进幼儿的日常教育工作中,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好处。
4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切记不能陵节而施。过度追求超前教育,最终只能一败涂地。因此,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措施优化整理幼儿教育系统,及时解决“小学化”现象的问题,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幼儿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金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端及对策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9,(11):174.
[2]张启银.如何避免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9):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