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张君花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君花
[导读] 摘要: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水资源无疑是核心资源之一,其对于社会大众与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要,因此,各个地区开始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步伐。
        青海晟禹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水资源无疑是核心资源之一,其对于社会大众与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要,因此,各个地区开始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步伐。虽然通过水利水电工程可以促使城市水资源更加方便,但实际上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影响与破坏,为了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本文着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水文以及土地等生态环境实际影响,而后提出如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近几年我国人均用水量直线上涨,主要因为社会大众生活条件在当今时代得到飞速提升,这就促使水资源与电力使用量大幅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水资源持续加强的需求量,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数量开始有所增加。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大众日常用水,还可以针对洪水等灾害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取保护对策,在根本上促使生态环境得到相应保护。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实际影响
        1.1 土地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土地影响最大,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占据大面积土地资源,或是水库需要转变原本土地的利用方法,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周围土地承载力,或是在施工之中对土地进行干扰与破坏,这样部分地区的土地就会出现松弛情况,非常容易被其他因素所侵蚀。而且当水库两侧都处于平坦地势时,周围土地之中都会蕴含大量水资源,这样就会促使地下水水位随之有所上涨[1]。
        1.2 水文影响
        通常生存在水文环境中的生物,生存环境大小和水流大小之间有着紧密关联,而且水流大小还可以直接决定水文环境中生存生物的体质、生存以及繁殖等情况,当水流大小出现变化时就会直接转变水文环境,原本生存在水文环境中的生物就可能被其他生物所侵入。此外,在开始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可能会导致河流水量与水位出现变动,这些变动会促使水温、泥沙等多方面随之出现变化,这样整片区域水文环境都会出现程度各不相同的影响。
        1.3 气候影响
        当水资源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被使用时,一旦水资源遭到阳光直射就可能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产量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增加周围空气中湿润度。在经过相关人员研究调查后发现,水库周围区域的降水情况会比水库降水情况更加严重,如果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位置地势较高,那么背风部位降雨量就会随之减少,迎风部分降雨量就会随之提升。而且在各不相同的地区环境之中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即便季节相同也可能出现各不相同的降雨量,例如南方地区处于夏季时由于控制与水面的实际温度差距较小,因此降雨量就可能较低,当南方地区处于冬季时由于控制与水面的实际温度差距较高,因此降雨量就会随之上涨[2]。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 加强人员环保意识
        一般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需要诸多人员进行操作,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规划人员等,如果这些工作人员自身对于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那么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也不会下意识对环境进行保护,甚至可能在不经意间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工程负责人员就需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全面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实际影响,而且还需要全面加强所有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完成人员招收后,针对所有人员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培训,引导所有人员在培训之中养成生态环境保护正确意识与习惯,这样其在投入水利水电工程以后,就会在潜意识间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尊重。其次,可以定期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开设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讲座,邀请生态环境保护人士到施工现场,详细讲解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后会对人类生存造成哪种损害,这样所有人员都会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度,以后在日常生活之中也会注意环境保护。最后,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设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工作重点便是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针对所有人员展开监督,观察所有人员是否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其在日常工作之中是否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当水利水电工程中所有人员都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后,无论其身处什么岗位都会在工作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即便其在施工现场不会随意丢垃圾也属于一种环境保护[3]。
        2.2 调整工程施工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在开始施工之前,针对周围生态环境特点展开全面整合,再根据整合结果针对工程施工计划展开优化与调整,这样便可有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实际影响。首先,可以在施工阶段针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生产工厂进行保护,以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在周围土地中遗漏大量残留物,促使周围土壤遭到残留物侵害;其次,可以在施工之前针对周围水文情况展开勘查,以免在施工中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再次,可以将水利水电工程归入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之中,这样即便水利水电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相关人员也会在后续针对污染情况展开治理与恢复,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可以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收益与本地民众自身权益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植物制造涂料,这样既能够有效避免本地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出现大量流失,还能对本地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3 增加环境保护力度
        近几年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是十分到位,虽然在这些工程之中相关人员已经了解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但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却没有做出正确选择,因此,便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切实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首先,对于土地影响可以在工程设计环节科学选择施工地点,尽量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所占面积,这样就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对于土地环境实际影响,还能避免在施工阶段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在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后,需要针对土地环境展开适当处理,并根据本地土地环境现况采取恢复措施,最好将施工现场恢复成原本样貌。其次,对于水文影响可以在蓄水池运转时,针对蓄水池泄漏量进行控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完工后,整个运转阶段水文变化在可控制情况下,而且在蓄水池之中最好安设过滤放水孔,这样不仅在排放水资源时可以起到过滤效果,还能确保蓄水池处于枯水阶段也可以保持最小放水量,以免在水利水电工程下游的各种生物因缺水无法继续存活。最后,对于水生影响可以按照水利电站运转情况安设鱼道,或是按照水生环境安设鱼类流放点,这样便可对水生环境起到保护作用[4]。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态环境被严重影响、污染以及破坏,会导致城市整体发展无法得到显著提升,诸多生物无法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继续生存,最终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结构就会被破坏。因此,如今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时,相关人员需要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对气候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土地环境等起到影响作用,为了保证城市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加强人员环保意识、调整工程施工计划以及增加环境保护力度等对策,从而促使城市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辉,黄玉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8,628(02):95-96.
        [2]王国礼,秦国亮.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4):299-299.
        [3]张晓原.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困难及其对策[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02(11):33-34.
        [4]贾建辉,陈建耀,龙晓君.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2):6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