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沭阳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223600
摘要:电力工程是国家的进程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电能的需求,电力企业必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工作与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难免会出现能源损耗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燃煤效率和电网线损,而电网线损的影响比较大。
关键词:配网同期线损;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对同期线损系统数据架构及线损来源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同期线损系统的分线线损数据相结合,应用于生产。及时掌控配电网设备的现场运行状况,指导配电网的运维改造,与现场生产相辅相成,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
1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线损管理缺乏综合性的认识
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电网线损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他们认为电网线损的管理工作就是确定一个正确的线损标准即可,对于这个标准如何去实现,需要怎样的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并如何去应对等问题一概不知。电网线损的管理工作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它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由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有很多的人都认为线损管理工作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所以这项工作就不重要。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电网管理工作做好了,不会对电力企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一旦电网出现线损问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网线损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提高对电网线损的认识。
1.2线损管理组织的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们对电力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优化,各个部门都在努力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但是线损的管理工作却一直得不到提升。因为线损的管理工作比较零散,而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无法具体地划分一个部门,所以线损的管理工作向来都是由各部门共同完成的,但是由于企业分工明确的特点,各个部门只是尽力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去理会其他业务,一般只有线损管理和职能部门有了利益冲突时,工作人员才会去主动管理电网线损问题,否则是不会轻易去管理的。因为一旦接受这个业务工作就要负责任,而且这种跨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是最主要的问题,多个部门之间很难意见一致,所以对于线损问题的管理也很难得到结果,这些都是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1.3线损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
线损管理工作虽然不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电网一旦出现线损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要注重线损管理的发展。线损管理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包括电网的规划、结构、计量等过程,需要管理部门、调度部门、运行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共同作用,但是由于激励机制的缺乏,很多的工作人员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最后的线损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提高。
2配网同期线损管理的几点措施
2.1消存量,堵增量,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着力清理基础数据存在的问题,常态化开展站线变户清理工作,重点关注现场与系统间变户档案及对应关系一致性,形成完整的拓扑关系;以现场为准,实现数据源的唯一,解决现场与系统间档案失准引起的线损异常问题;进一步梳理GIS系统、营销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配网基础档案,开展线路数量、台区数量、名称、计量倍率等关键信息的档案清理,确保系统间数量、档案一致;管控好新增用户,从源头开始控制,务必在建档时就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促成整个同期线损计算数据来源正确。
2.2严抓运维,提升自抄水平,自动计算终端高效运行
以同期线损自动计算率持续紧逼四类终端的运维水平,保证各类终端覆盖率、自动抄表率高位运行,确保同期线损数据完整、可靠、有效。
一是形成机制把好新增计量装置的验收关,横向、纵向管控异动,确保各类终端百分之百覆盖;二是构建地、县2级监控体系,负责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控和管理,将各类异常数据纳入监控内容,及早发现未覆盖、不能采、不能用的数据;三是增强计量运维技术力量,加大对计量运维人员的培训,落实计量点计量装置运维责任主体,保障后期运维水平,杜绝计量终端已坏却无人管理、处置滞后的现象,提高基层计量人员对计量装置的处置效率。
2.3供电企业混合型线损管理的重组
近年来,为了加强电网线损的管理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线损领导小组,还设置了专门的线损管理办公室,这样设置主要就是为了突出电网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尽管线损管理工作对企业当前的发展来说有重要作用,但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办公室还是不合理的。电力企业可以将线损管理部门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进行混合重组,这样可以将线损管理工作与电力企业内部的业务有机联合起来,进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电网线损的管理工作。
2.4建机制,落责任,上下共同推进配网同期线损管理落地
要想做好配网同期线损管理工作,首先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构建全面的考评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意识,以绩效激发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由上及下、以上率下的责任担当意识;各级管理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建立高效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同期线损工作日跟踪、周通报信息共享;推动各单位以提高线损自动计算率和降低线损异常率为出发点,以充分调动分线、分台区线损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开展线损自主激励考核。
3线损系统在配网中的应用
3.1分线线损管理
线损系统的分线线损能直接反应配网的整体运行工况,结合引起电能损失的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的原因,为日常运维和技术改造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又通过日常运维和技术改造来降低线损,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3.2基础数据监测
线路输入电量与售电量随季节变化的波动性决定了TV的配置关系必须精确,因此TV的配置关系准确性能够通过线损直接反应。线路及配变台账的准确性与线损具有重要的联系,可通过线损对配网的基数数据进行监测,完善配网的基础数据。为配网的日常检修计划、故障停电等停电信息发布的准确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减少因停电信息不准确导致的用户投诉。
3.3指导配网规划
(1)配网规划的不合理将会导致线损增加。通过线损系统发现高损线路,并对高损原因进行分析,在有关区域进行统一改造工程。(2)针对负载较重的电力线路,进行负荷分流,在负荷中心设定电源点,缩短负荷的供电半径,调整线路负荷。(3)针对因线路及配变老化、线径小导致的线路高损,通过合理安排技改项目,更换老旧导线及配变,降低线路损耗。(4)针对因配网运行方式不合理导致的线路高损,通过对线路的非正常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减少线路的迂回供电,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线损。
3.4用户窃电监测
通过线路高损的排查,在排除配网设备问题导致的线路高损后,可对可疑的窃电用户进行定位,重点对可疑用户进行排查,追补高压用户窃电造成的企业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降低线损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能质量有重要意义,针对线损发生的影响因素,我们应该加强电网线损的管理,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电网降损工作,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邵良.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时代农机,2020(8).
[2]何宝宝.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