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建设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所普遍关注。框架结构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根基,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以促进施工质量保障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一些技术的应用形式变得更加先进,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框架结构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建筑物的外形更加美观,但施工时的建设难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框架的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对技术的应用难点进行明确,以此提高整体建设水平,确保框架结构施工更加顺利。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
建筑框架结构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2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方便,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且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完备,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普遍。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主要是通过使用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浇筑形成梁柱承重体系,并使用砌筑材料对建筑空间进行分隔、维护,从而形成建筑物。主要适用于商品楼房或者住宅小区等大面积的楼层建筑施工。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随着人地矛盾的激化,不论是居住生活区,还是办公区,他们的楼层层数都越来越多,为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确保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其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风荷载性能好。因此,施工方一定严格把控框架结构质量,做好其设计工作,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钢结构框架技术,这样建筑荷载的支撑力能够得到很快地提高。另外,施工方也要加大先进施工技术的学习,对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提高,最终保证建筑构造物的承载力很好。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是确保结构最终强度及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对进场预拌混凝土质量把控及浇捣养护不到位,在实际施工中会存在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常见质量问题,甚至混凝土成型后会产生裂缝及强度不足。此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为降低工程的建造成本,在满足结构承载要求的同时,施工单位在浇筑梁板柱构件时通常会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但由于梁板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加之钢筋密集且型号规格较大,如控制措施不到位或浇筑质量不合格,会导致节点部分的强度不符合标准,从而导致节点受力大幅降低,加大建筑安全事故的概率。
3.2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钢结构跨度比较大且钢筋混凝土组合等,因此在建筑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解决,要不会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出现安全隐患。为此,施工方完成钢筋作业以后,施工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做好其管理工作。若是在对钢筋成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时候,发现钢筋板扎有问题,钢梁的垫块固定处理不好的话,一定要及时通知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重新修复已经完成的钢筋工程成品。
如果对存在问题的钢筋工程进行验收的话,会造成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致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不过关,达不到使用的要求,为此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造成其不能在建筑市场立足,如浇筑的混凝土发生位移,造成浇筑的建筑框架结构和设计尺寸出现偏差,在对钢筋构件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对其稳固性产生影响,造成工程项目出现变形。由此可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对框架结构的承载力造成影响。因此,开展钢筋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出恰当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布置开展钢筋固定处理工作,防止钢筋固定的位置出现错误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会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期完工,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4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研究
4.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施工单位选择混凝土材料时,要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如选择石子和砂时,要对其规格和硬度进行把控;而选择水泥时,不仅要从包装、生产日期、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控制,还要让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书,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其次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方面,施工方要根据实际用途,严格进行配合比实验,合理确定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好水泥、石子、砂的掺入量并正确使用外加剂。由于现行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所以要根据生产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和现场运距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预拌混凝土,根据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单明确配料,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时间,从而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最后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施工方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在方案中不仅要明确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和浇筑方式,还要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和具体措施,在通过相关部门和监理方的审批后,才能进行施工。
4.2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钢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尤其是针对钢筋材料的准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钢筋材料的下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将钢筋切割成最为合理的长度并进行折弯,使钢筋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造型设计要求。在钢筋切割完之后,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储存,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每批钢筋材料的领用都需要做到有迹可循,确保钢筋材料的合理使用,杜绝随意领用问题。再者,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需要做好交接工作,针对钢筋的储存和输送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提前沟通好特殊类型材料的存储,为其预留空间,确保钢筋质量。通常情况下,如果钢筋材料的类型不同,那么其性质和热胀冷缩的系数也会有差异,就需要预留相应的尺寸来确保放料、下料过程的合理性。钢筋在经历了二次加工之后,其体积会产生变化,留出合理的尺寸能够有效提高钢筋施工的质量。在预留过程中可以参考钢筋弯曲的总长度,若<250mm,应当预留约0.6cm的长度,若>250mm,需要预留出9mm的长度。在实际放料、下料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注意好钢筋的收缩和膨胀程度,做好预留尺寸,就能够防止因长度不合理而重新放料、下料,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应当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注重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的技术要点,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整体建筑的强度以及稳定度。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温爱利.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OL].中国建材科技:2019-12-08.
[2]肖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09):172-173+175.
[3]徐永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8):46.
[4]潘叶.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