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明
德化县第六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5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我国大部分小学音乐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音乐教学效率久低不上。但是随着大部分教育学家不断探讨与讲究后发现,培养小学生合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效率。本文从以合唱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水平提升、合作意识提高。利用合唱排练引发学生团队配合能力提高、强化学生意志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排练方法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音乐课也慢慢受到人们重视,它作为可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教师也应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其中合唱便是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性最直接的方式,由于它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配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合唱时应该使用全方位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其可以更好的进行合唱演奏。
一、以合唱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合唱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在合唱初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讲解,以缓慢的节奏进行演唱进而使学生可以知道如何把握节奏使其更好的进行合唱排练。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歌曲《好朋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选择带有视频的歌曲进行播放,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歌曲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对其中的演唱要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音乐知识促使自身更好的掌握音乐节奏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合唱排练。
(二)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
合唱是一个需要集体参与的活动并不是学生张张嘴就可以完成,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便是教师最应该解决的问题。而引导小学生积极性最好的办法便是“做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6人以小组进行,随后播放一些动画片歌曲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动画片,而答题的方式应用抢答并且答对加一分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积极性,如果没人知道答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最后得分最低的小组演唱一个歌曲作为处罚,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游戏之中学习。
(三)促进学生音乐情感的融入
音乐作为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往往一个优美的歌声便可以把人们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景当中,而小学音乐课便是开启这一步的第一把钥匙,由于唱歌需要掌握音乐节奏、吐字清晰、带有情感,所以小学生在学习唱歌中需要融入情感的进行学习音乐知识。
(四)有效提高小学生肺活量
一首歌曲能否唱好的关键点在于节奏感的掌握,而拥有节奏感的前提便是肺活量,如果在唱歌时肺活量不够那任何节奏感都不可能跟上,所以学习唱歌的一步便是提高肺活量。在唱歌教学中会使用“腹式呼吸”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肺活量,具体操作便是用鼻子吸气,待吸不动时再憋气10秒左右,随后用嘴呼出。反复练习便可以提高学生肺活量。而肺活量的增加对于学生体育课程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用合唱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唱是集体性活动它需要每一位学生进行配合,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过小对于配合的重视性不大,使其容易出现学生突然起高调、改词或者只张嘴不发声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时教师可以改变上课方式,如把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坐在中间边拍手边唱歌,而学生也可以跟随拍手的节奏进行合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配合。在小学生学会配合后可以逐渐改善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使其更好的成长。
三、排练小学生合唱具体方法
(一)肺部练习
进行肺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呼吸节奏感,不能挺胸、呼吸频率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岔气现象的发生。肺部排练作为唱歌最基础部分同时也是合唱能否配合的关键排练,教师应该亲身规范演示,然后在逐个教导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排练方式。
(二)有感情的表达排练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歌词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每一句歌词节奏,同时让学生两人为一组联系轮流进行朗诵,在朗诵时可以更好的找到歌曲的节奏,而且在轮流朗诵时也可以加强学生信心使其在集体演唱时敢于发声。
(三)统一合唱节奏
进行合唱表演最难的便是节奏统一,因为每一位学生对于歌曲学习都有着不同的程度,特别是在起唱与收唱时最为明显。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用合理的办法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寻找节奏感不好的原因随后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同时进行分级排练让学生从最简单的部分进行排练,使其慢慢提高最后跟上合唱节奏。
(四)从基础合唱开始排练
在进行集体合唱前教师可以用分组合唱的方式逐渐提高学生合唱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分组的办法进行唱歌排练,首先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合唱,等配合熟练时再依次加入,当分为两大组时可以选两个组长进行小组比拼,因为小学生本性爱玩让学生比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而分为两组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小组取胜,以此契机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配合,积极进行排练,使其合并一组时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合唱。总的来说合理的进行合唱排练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有较大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四、提高学生毅力
合唱排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排练,一个精彩合唱的背后有需要学生进行大量排练,这对于学生的心智有着不小的磨练。在进行合唱排练时往往一站就是一上午,在这期间身体劳累、意志不坚定、心态不好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合唱排练的进度,而教师的任务便是激发学生的毅力。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期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为了带动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观看阅兵仪式使其了解祖国的强大,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激发排练毅力,而且在播放升国旗时可以更好的带动学生情感使其更好的融入歌曲当中。
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才是最重要的教学部分,它可以使小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自己的毅力也有较大的提升,使其在未来发生困难时可以勇敢面对。目前教育中人们对于综合素质培养极为看重,音乐课对于学生配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合唱更可以使这一作用加深,因为合唱作为集体演奏它需要每一位学生有着较强的配合能力与节奏掌握能力,因此只有教师细心的教导才可以使小学生合唱作出最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潇.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36.
[2]刘景艳,张宏.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