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213145
摘要:现阶段义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足球是一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运动,而且足球运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强健学生的体格,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足球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很关键和重要的,同时可以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就小学体育开展足球训练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有效性研究
前言:
足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足球运动不但体现了一种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并能够培养人民的团体协作精神,因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足球学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让学生掌握足球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需要老师科学有效地制定教学方案和措施,并要潜心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足球教学效率和质量,这样才可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足球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要能够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而且因为足球运动的特点,所以如果学生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因此老师要能够围绕学生制定教学方案和策略,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然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于足球的认识实施具体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1]。
例如,在让学生练习足球动作的时候,老师会需要考核学生的身体情况。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骨骼比较脆弱,肌肉并不发达,如果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就会容易让学生受到伤害。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训练之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比如可以做一些拉伸、慢跑、跳高等动作,这样学生在进行运球、传球、断球以及射门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拉伤肌肉的问题,所以老师要根据足球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了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足球教学方案。
二、有效传授给学生足球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足球比赛运动是需要一些策略和方法的,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竞技策略和方法。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以及对于足球的认识并不成熟,因此会出现不能和其他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问题,而且有的学生还会好胜逞强,最终导致足球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进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重视足球的学习,而且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足球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改变对于足球学校的错误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例如,老师在足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频繁练习一些足球动作,那么在练习的时候就能够逐渐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老师教学生如何停球的时候,要让学生多加练习脚内侧停球动作,那么要让学生注重动作和技巧。首先要保持身体平衡,而起到支撑作用的下肢要微曲,这样足球在靠近身体的时候,就可以应用脚内侧去停球了,学生就可以逐渐掌握足球基础动作了,然后要能够综合地学习一些动作和技巧。通过经常反复的练习,学生就可以真正地掌握综合的动作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足球动作和技巧,要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应用足球技能,所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要以学习足球技能作为主要目标,而老师也要认识到这方面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对于足球教学的要求[2]。
三、举行足球比赛,让学生积累足球经验
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足球竞技意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足球技能,那么体育老师就可以经常举行一些足球比赛,以此让学生积累足球实战经验,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给予具体的解决办法,并让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能够重视这方面学习的改进和突破。所以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体育老师要详细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要能够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技能应用到比赛中,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审视自己在比赛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足球比赛的时候就能够逐渐积累一些实战经验,提高对于足球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的足球教学中,作为体育老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于足球的认识展开教学工作,并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对于足球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足球的实战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力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义务教育对于小学体育足球教学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冠坚.试论基于“校园足球”背景下的小学足球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
[2]唐小娅.“校园足球”背景下的小学足球教学[C].教育理论研究(第9辑),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