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2)
摘要:近年来,电力资源在社会的发展中,不仅是人们保持正常生活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行和各项事业正常运的重要支撑。然而,从目前中国电力监测的角度来看,大量的盗窃现象仍然在发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盗窃行为更加隐蔽,盗窃技术越来越先进,也刺激了窃电的水平的提高,使监控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对窃电技术的研究与分析,避免这种不良现象进一步阻碍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反窃电技术
引言
窃电手段多元化发展严重的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保证我国电网的积极健康安全运行,反窃电技术的更新对维持好企业的供用电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代窃电的危害以及确认技术的主要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提升反窃电技术的重要性及优化反窃电技术路径进行探讨,为供电企业反窃电的技术提升提供参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更新,供电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乏用户窃电现象,反窃电技术面临巨大压力,多元化的窃电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正常居民的用电质量,扰乱了供电企业的正常供用电秩序,导致经济损失严重。为保正反窃电获得绝对性胜利,需要供电企业不断探索反窃电技术,研究窃电发生原因。掌握最新的反窃电技术,同时深入研讨发展企业的供电技术,对反窃电技术进行升级,保障企业的供电质量,最终保障居民的用电效率,为居民的日常用电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意义重大。
1我国用电监察中发现的窃电行为
就目前而言,我国用电检查的中的窃电行为,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发生,这就给人们的用电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效益。就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窃电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虚接电压引线来达到窃电目的;通过断流和分流使得电能计量表很难正常运作;通过移相的方式来进行窃电;使用扩差的方式来增加电流表的误差来达到窃电目的。
2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2.1窃电识别模型构建
在实际用电场景中,诸如线路短路、计量表故障以及供电问题等都会造成异常用电现象,考虑到这些因素,就不能只根据用电异常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目前采用的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异常用电行为,但是无法直接据此认定存在窃电行为,在实际应用中也验证了采用这种方式准确识别窃电行为的比例极低,因此很多单位并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检测窃电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进一步分析用电异常与窃电的关联,理论上存在窃电行为时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用电异常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一定时间,同时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根据用户异常用电行为的持续时间以及次数进行判断,并构建对应的智能窃电识别模型。在研究中通过“嫌疑系数”来描述用户出现窃电行为的可能性大小,具体的计算方式是:首先确定具体的用电异常模型,并对各个模型设置对应的分值,然后将其与24小时用电异常模型的出现次数相乘后进行累加。
2.2建设反窃电的装置
在供电企业反窃电措施中应用大数据理论战略,其具有许多突出的战略意义,但并非是对大量数据信息的解读和把控,而应用大数据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科学的分析、处理并加工这些数据,从而让数据得以增值。营销系统中汇集电能表相位数据、开盖记录、零火线电流、电压、功率、负荷、电量、台区线损等数据开展多维关联分析,分析负荷数据背离、线损突变、窃漏电特征因子,构建窃电判断模型,从周、月不同时间维度对每个疑似窃电用户的窃电天数进行跟踪,对用户非法窃电行为进行精准定位,并不断发展窃漏电的高风险特征,进而促进供电企业反窃电成效。在具体的反窃电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模型来建设反窃电装置,促进防窃电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防窃电的装置设计过程中,供电企业相关操作者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反窃电装置建设,例如在装置中安装良好的失压计时仪电能表可以促进远程监控体系的形成,可以更加全面的记录用户用电信息如电流、电功率、电压等参数,且在计算机系统下进行数据分析,对促进供电企业反窃电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另外,供电企业在反窃电管理中还要分析各类用户的用电行为,并将其用电信息进行及时的登记,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确保反窃电安全性。
2.3业计量箱的反窃电技术法
针对目前一般的用户而言,主要使用的是三相电,专业计量箱的反窃电技术法,就是采用全封闭式的计量箱,同时,在箱外加上防盗锁,这样就可以进行双层保护。对于用电量比较大的用户,还有可以在计量箱上面加入抗干扰组合线圈互感器,从而减少电力的流失,以及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智能电表能够针对用户的用电行为继续实时监控,并且可以对各个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简单分析,在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而用电检查人员就可以根据监控中心的反馈有针对性的开展监察工作。当每一个用户都使用智能电表以后,用户的窃电行为就会在第一时间被监察出来。而各个窃电用户也会受到威慑,主动放弃各类窃电行为。
2.4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用电氛围
复杂程度高、难度系数大是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和增强用户反窃电理念,供电公司每年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在各乡镇供电所举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非法窃电的危害性,切实让用电客户最大程度认识到窃电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获取到用电客户认同与支持,从而促进广大用电客户建立全民参与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的新形式。
2.5智能化、信息化电网的反窃电技术
电力公司应该系统地开发电力智能集中控制锁的系统,通过GPRS技术,与分布式无线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对电表计量箱柜进行远程数据端信息控制与操作控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如果电表箱被破坏或者发生了问题,系统就会用过GPRS进行远程报警,这个时候,系统的密码锁与PDA钥匙中断紧密结合,一旦出现了电力箱开锁行为,那么就会显示开锁的时间与具体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与无线技术的紧密结合发展。比如,检查人员对某条20kV线路监察以后,初步分析是高压户外式窃电的可能性最高。但由于具有窃电嫌疑的电表在用户的配电房中,直接进行检查的难度比较高。这个时候,用电检查人员就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反窃电工作。具体做法就是在用户配电房内安装组合式互感器,并做好相应的线路与接线头的加封工作,并保证接地的可靠性。这样以后,用户的窃电行为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监控与防范。对于各个用电监督人员来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使用各类反窃电技术,才能够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在当前电力企业当中也采取了大量的反窃取装置和措施,将电能表安装在电线杆上,这一措施给电力公司的检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有效的保护了计量装置不受破坏,对于反窃电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窃电行为已经成为如今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国家电网安全、居民用电稳定等的重要因素。窃电行为不仅仅属于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而且已经转移到法律层面上来。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为有效打击非法窃电行为,必须要充分应用大数据理论及相关技术,将大数据技术的理论特征、管理思想、技术要点等应用于反窃电工作中,对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关键性价值,同时还可以引导广大群众形成科学的用电价值观念,自觉遵守用电规章制度,杜绝自行非法窃电行为。
参考文献
[1]魏建荣.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8(20).
[2]薛坤昌,滕菲菲,王崇峰.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
[3]钟立华,杨悦群.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