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俊颖
荣成市人民医院 264300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对于病人来说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病人出现急症、重症等不可预见的病情的时候,都要先由急诊科进行抢救,急诊科的工作任务繁重,病人流动性比较大,属于高风险的科室。急诊科忽视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决定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就这一问题,笔者做出以下研究。
1 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病人、工作人员以及探视者来说,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识别的过程。风险管理起源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兴起风险管理的概念,发展到50年代的时候,风险管理的概念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西方工业国家开始将风险管理与医院管理进行结合,形成了是和医院发展的风险管理理论。实践经验证明了,医院风险管理的形成,对于医疗环境的改善以及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2 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2.1 急诊护理人员因素
2.1.1 护理技术因素
急诊科的护士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工作时间不长的护士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在抢救技术的操作方面缺少熟练度,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应急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容易发生医患矛盾,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1.2 护患沟通欠缺
急诊科的护士需要在段时间就建立起高效的关系,如果护士与病人之间缺乏沟通技巧,在日常的工作中,护士与病人之间如果只是单纯的注重技术方面的操作,不注重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无法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会导致发生投诉的情况。由于医院的护士多是聘用制的,缺少扎实的理论知识,缺少有效的沟通,沟通技巧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2.1.3 急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由于护理人员的不足以及护理工作的繁忙,导致护士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导致纠纷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2 护理管理因素
医院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导师规章制度缺乏安全保障,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护士缺少健全的培训机制,急救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这都可能会导致护理方面的管理风险的发生。
2.3 物质因素
护理物品的好坏以及护理设备的质量对于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起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护理效果。器械的故障或者器械的缺乏,会形成不安全的因素。
2.4 病人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地加强,社会上以及媒体对医疗服务机构缺少完善的宣传,新闻大都是负面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容易对医护产生不信任,这就使得护理的风险增加了。
3 护理风险的识别
对于护理风险管理来说,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识别主要是对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事件进行识别和分析。护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风险的识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4 急诊就诊环节和危重病人转运环节
就诊的缓解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家属来完成挂号、交费以及买药等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家属的情绪大都是比较急切的,如果这个时候,医护在服务态度上有所欠缺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医患之间的对立情绪;在转运过程中,如果对为重病人的处理有疏忽,那么就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容易引起纠纷,这也是护理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4 防范对策
4.1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制度,制度可以用来对各项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就能够对风险事件进行预防。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找到高危缓解、高危人群,以此为基础在对单位的规章制度和防范的细则进行规范;在具体的实时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对护理人员的意识进行增强,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的提高医护的质量。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重新进行修订和完善,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转接流程,对于重症病人的转运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对于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查房。
4.2 强化护士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以护士的职业素质为出发点,不断的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满足广大病人的需求,针对目前急诊工作忙,急诊压力大等问题,要进行积极的克服,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对于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对护士进行专门的培训,强化忽视的服务意识,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自觉尊重党的规章制度。
4.3 急救专业技能的培训
就目前的急诊急救工作来说,发达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持证上岗,但是我国的大多数急诊科的护士,并没有系统的接受专业的急救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急救培训,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急诊忽视的专业化的培养,尽量的缩短年轻忽视的成熟期,使急诊科护士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4.4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1.护士长要充分的调动护士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的激发忽视的创造性,提倡每一位护士都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来。
2.护士长需要根据急诊病人的情况以及护士的出诊率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护士站要建立健全的24小时值班制,排班要更加的合理。对于护士的值班要实行配班管理制,每天24小时持续接收急诊病人。对于护士的管理要进行分组管理,对于抢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解决,以此来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4.5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护理工作是医护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护理活动能否正常开展,需要病人的支持和配合。病人的求医动机以及医患之间的合作情况对于疾病的治疗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护士的自我修养,同时还要建立起新型的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健全的护理风险预告制度,每一位病人都享有知情权,呼唤双方需要配合才能共同低于风险,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
4.6 建立护患告知制度
在目前我国的医疗纠纷案件中,大多数的纠纷并不是医疗过失,更多的是因为民众对医疗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是一个高难度、高科技的学科,在对疾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医护人员无法承担由于高风险带来的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强调在护士和病人之间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透明化处理,医护人员需要将自身需要履行的义务进行告知护士要向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坑你存在的问题,病人可以明白的接受医疗服务,护士在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沟通的方式以及沟通的与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张琳,张海平,冯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6(4):181~182.
2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67.
3 孙茜,顾凤萍,沈清华.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4):391~392.
4 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36~38.
5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6 陈月,陈文丽.急诊科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华医学前沿, 2007,1(3):71~72.
7 刘颖.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08,2:62~63.
8 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