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6S管理的实施 程卫东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程卫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众多大型国际集团公司来华投资建厂,我国生产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国内的企业基础管理比较薄弱,竞争力较差,因此,企业要改进作业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6S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众多大型国际集团公司来华投资建厂,我国生产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国内的企业基础管理比较薄弱,竞争力较差,因此,企业要改进作业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6S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6S管理;生产型企业;现场管理
        一、推行现状分析与调查
        1、加强顶层设计,统一部署。推行6S管理之初,领导层加强顶层设计,经过充分酝酿制定了企业6S管理推行计划,按照“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集思广益,全员参与”、“严格标准,严明奖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本着激励为主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企业内部推行了现代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6S管理。为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和正规化管理水平,打牢科学发展基础,根据企业的统一部署,2014年伊始成立了6S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6S管理活动推行工作。根据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要求,先后制订了6S管理推进计划、奖惩办法及检查标准,本着“全员参与,全情投入,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的原则,遵循以“定人、定期、定位”的方法,每周进行定期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逐步推进6S管理工作有序展开。
        2、领导高度重视,营造氛围。6S管理活动的推行,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挂帅督导。在中层干部会议上多次强调和重申推行6S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并组织中层干部一起集中学习6S管理相关课程,然后再将6S课程的学习推广到全厂所有员工。自推行6S管理以来,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坚持做到每日到作业区域不定期查看,每周亲自带队定期检查,为6S管理的有力推行打了一剂强心针;此外,通过在工作、公共场所悬挂标语、横幅,使工厂处处感受到6S管理的气息,营造了推行6S管理的良好氛围。
        3、注重全员参与,强化执行。6S管理的推行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不仅取决于领导的重视,还与企业员工同心同德,各部门积极响应密不可分。6S管理的推行,企业员工均表现出高度的执行力,使6S管理的推行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推行两个月后就能感觉到,员工思想和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普遍接受并能主动投入到6S管理活动中来。作业区域内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器具摆放有序,机器设备干净整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办公楼公共卫生区让人耳目一新,办公室内办公用品和各类文件摆放整齐有序。工厂的整体环境和卫生情况变化显著,改观明显,6S管理的推行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努力,通过6S管理宣传导入阶段、实施达标阶段和持续改善阶段的稳步推进,过去脏乱差的工作环境,如今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地面以及摆放整齐的机具、半成品,员工们统一着装、忙而不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变化充分表明了6S管理推行工作成效显著。如今,6S管理工作已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中层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然而看到成效的同时,也能清楚地发现当前的现状距离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当日突击、轻平日保持” 。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部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能严格执行6S管理推行的相关实施要求,但是一般检查过程中发现不了其中的“诀窍”。所谓“日久见人心”,推行一段时间后,不难发现一些部门摸清检查时间规律,主要依靠检查前的突击打扫、整理,经得起了检查,但平时保持不够;一旦突击检查,则“面目全非”。
        2、“遇事找理由,不是找方法” 。6S管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常需要编制问题反馈清单分发给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每当与考核挂钩的时候,有的部门就会“遇事找理由,不是找方法”,列出一系列困难,但却又拿不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殊不知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需要深入了解分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
        3、“初期见成效,后续无进展” 。6S管理推行初期,大家都干劲十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瞬间工作环境焕然一新,阶段性成效显著。但是取得初步成效后,一些部门就“知足了、懈怠了”,6S管理的推行停留在现有水平上,自我要求的标准不高,改善的持续性不强,从此毫无进展,始终难以突破推行的瓶颈。


        三、6S管理在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6S管理模式对于改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原有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现阶段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今后企业必须要从自身实际角度出发,对其具体应用与实施策略进行规划,提高6S管理应用的有效性。
        (一)处理无用杂物。生产现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若是现场呈现出杂乱状态,就无法让群众对企业产生更为直观的印象。因此,必须要作出调整,对各个区域的杂物、物品摆放进行处理,而一些无用杂物则需要及时处理,进而达到改善现场生产环境的目的。首先,应对生产现场的各个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物品摆放情况,然后要针对生产现场摆放、停滞的物品进行归纳,按照一定规律将其划分,同一个类型的物品应该摆放在相同的位置,而使用期限明确的物品也应该分开,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混乱的情况;其次,对于剩余的一些物品,比如多余的材料、设备、用品等等,都需要及时清理出现场,这些物品并不是生产现场所必须的物品,需要管理部门在征求员工意见以后,将这些物品清理干净;最后,应结合实际,在生产现场制定严格、明确的规则以及判断标准,比如哪些物品是必需要清理的,哪些物品是不能被带到生产现场的,使得每一位生产现场的员工都能够切实了解到公司的各项原则与制度,继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出优化与调整,改变原有生产现场混乱的现状,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实现物品放置归纳标准化。为了更好地整顿现阶段生产现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必须要对物品放置标准进行优化,将事、物定量、定位,这样才能够使整理完毕的生产现场能够保持整洁的状态。为了使这一效果更为持续,企业生产现场必须要作出整顿,以提高6S管理应用的有效性。第一,要分析状况,对生产现场的真实状况进行了解,确定各个场所摆放的物品,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第二,对于物品摆放的原则、放置方法也要作出明确说明,如竖放、横放、斜放等;第三,要明确标识。将工具、器械、物料、文件等一些位置固定下来,在数量上做出明确标识,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快地找到与自身需求相符的物品;第四,对于生产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也需要作出更进一步的优化。职能部门必须要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各项管理标准、物品放置标准、流程等进行重新规划,使其更为符合当前现状,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员工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三)定期清洁打扫生产现场环境。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能够完全满足标准与要求,落实6S管理工作,企业还要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清洁与打扫,提高生产安全性,为群众了解企业带来良好印象。首先,要制定清洁与打扫标准,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其中应包括清扫对象、方法、重点、周期、工具、负责人、责任划分等等诸多详细内容,避免责任推诿、区域清洁打扫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其次,从工作场所开始一直到物品摆放的位置等多个区域,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打扫,垃圾、废弃物品等也需要进行清除,避免在生产现场堆放过多杂物;最后,机械设备也需要被纳入到清洁与打扫行列。根据机械设备的特点,来开展各项打扫工作,避免机械设备因灰尘过多无法正常运转。
        (四)增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操作也在不断变革,若是员工的知识、素养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则无法较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将员工技能培训以及素养培训工作提到日程上,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培训内容一方面要从专业知识技能层次出发,另一方面则要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角度出发来进行,使得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进程,从而储存丰富的人力资源。
        结束语
        企业只有不断巩固6S管理现有推行成果,按照“全面推进6S管理”,“进一步巩固深化6S管理成果,继续加强现场管理”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6S精益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全力打造出一流的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坚持将6S管理纳入日常管理范畴,以点带面,不断拓宽6S管理实施范围,深化6S管理实施效果,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改善员工精神面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借力6S管理工作的“管理精细化、工作常态化、行为习惯化”,让6S管理助推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从而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姬生波,李小鹏,宋家峰.矿山企业实施现场6S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2):119-121.
        [2]迟鹏.生产型企业现场管理对6S管理的应用[J].经济管理,2018(10):128.
        [3]宋文强.图解6S管理实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