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曾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曾鹏
[导读] 摘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内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许多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承德广播电视台  河北承德市  067000
        摘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内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许多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就媒体行业而言,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媒体行业,可以说现在的许多媒体行业都是建立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之上。即使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中,网络技术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5G网络开始普及的今天,高速的网络传输使得新闻的即时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本文分析了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阐明了网络技术在这一行业中所具备的优势,并就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出了一定的意见。
        关键词: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应用探究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电视广播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使得各类信息的获取途径从以往的电视广播转移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移动通讯设备中来,各种类型的资讯APP光速发展,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是危机中总是蕴含着机遇,网络技术带来的红利也能够被传统的电视广播行业所利用,比如利用现代的高效网络传输技术,电视节目可以做到第一时间与新闻现场的记者进行视频连线;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电视节目的互动性,这些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技术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积极作用
        (一)丰富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途径
        各种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是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之一,网络技术拥有的多方面的传播途径是广播电视台不能比拟的。同时人们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时还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与主动性,可以将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过滤掉。因而当前的广播电视工作也在向多样化发展,通过拓展广播电视的传播渠道来提升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于依靠手机、电脑等与互联网相关的媒介来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这与广播电视台平常借助电视的视听传播并无太大区别,使得广播电视台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传播更加契合[1]。
        (二)提供多样化内容以满足观众需求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当前观众对于所接受的信息的种类需求越来越多,并且更加注重在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权与主动权。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各种行业百花齐放,相关的从业人员也种类繁多,再加上个人爱好的不同,人群对于新闻节目的选择都各不相同。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单一类型节目已经不能够吸引观众花费时间来观看,这使得广播电视台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而当前的广播电视台相关工作应当从满足观众多种多样的观看需求入手[2],可以在社会中进行问卷调研,根据被调查人群的年龄段、工作类型与时间等因素来对广播电视台的内容播出进行规划,抓住不同时间段观看广播电视人群的多数,播出其感兴趣的内容来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而且电视联网功能的实现与推广使得观众能够摆脱传统电视节目受时间限制较大的弊端,使观众能够随时对过去时段的电视节目进行查找与观看,这一功能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传统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相比之下显得有些单调,这也是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收到新媒体巨大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广播电视台也必须走向多样化,使得电视播出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合理选择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进行播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3]。


        二、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广播电视编辑思维以契合信息技术的优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顺应潮流趋势,如果不能契合当下时代所需,那么广播电视这一行业就会逐渐脱离大众视线,成为夕阳产业。而就广播电视工作而言,顺应潮流趋势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发掘事件中的不同观点,给受众带来新鲜的体验。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爆炸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繁杂且快速,一个新闻事件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新闻媒体和不同的手机软件进行高速传播,旧有的新闻媒体工作方式已经很难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如果坚持老旧的工作方式,那么传统广播电视必将被新媒体行业取而代之。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创造性工作,只有将创造性和真实性完美结合,广播电视才能够在各类信息软件的冲击下保证受众人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进而完成网络技术环境下广播电视的传承与发展。
        (二)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高速发展的科技使得人类在即时通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对传统广播电视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诸多手机软件在新闻的时效性上彻底的碾压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受限于媒介的传输效率,在多样性与时效性上,传统的广播电视无力与新兴的媒体软件相抗衡。各大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逐年下降就是一个明证。而想要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在新兴媒体软件的冲击下依旧保持活力,对于相关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既然在信息的传递速度上无法与新兴的媒体软件相抗衡,那么传统的广播电视工作者就必须另辟蹊径,力求在内容和思想上超越新兴的媒体软件[4]。而从这方面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具备着新兴媒体软件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广播电视从获得原始材料到播出一般有一段时间可供编辑加工,并且这段时间较之新兴的媒体软件来说要长很多,这就给了广播电视在内容和思想上超越新兴媒体软件的机会。而在思想上和内容上做出创新工作也对相关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要有对信息的敏感性,把握好新闻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性问题,并对其进行好加工提炼工作,能够使观众真正有所思考。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相关工作者能够以高水准、高效率来完成这一工作,并且在编辑时新技术的采用也会使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进而扩大用户范围,增加广播电视的用户粘性,实现新时代下广播电视工程的持续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工作需要做出改变,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工程的时效性与多样化,摆脱传统广播电视受时间限制严重的劣势,实现信息化时代下的全面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只会被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所淘汰。进行创新不仅能够使得自身获得立足的能力,也能够使观众获得更加良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邵升.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 (18):193-195.
        [2]李倩倩.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C].天津市电子学会,2020: 75-78.
        [3]唐彭卉.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 2020(09):1031-1032.
        [4]李勇.广播电视工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20(09): 1085-1086.
        作者简介
        曾鹏,男,河北承德人,1972年7月出生,承德广播电视台工作,承德市委党校大专毕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