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王凌昊
[导读] 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在成长发展阶段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品质
         
        王凌昊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448000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在成长发展阶段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行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如何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国家层面贯彻到每一所学校,在大的指导方针下进行小的细节的落实,是当今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意识到如今的教育改革重点和支点落在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上。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新课程标准的源头,也是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学生素养的提出,不仅对学生有着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还对学生的身心素质、道德品质、审美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并不均衡,如何能够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动现代教育的成长和进步,是当今教育界要思考的问题。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根据我国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如何在不同地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面临的挑战。
         1学生核心素养概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三个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可以细化为十八个要点。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三观和理念、塑造优良品质,为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和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起到重要作用。
         2核心素养校本化探析
        2.1立足实践 因地制宜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由于我国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形势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首先应当确立符合当地教育现况的发展目标。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能奢望一步登天,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打牢基础,才能筑成高楼。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借助当地的教学资源,势必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桎梏,在同样的条件下,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当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根据当地的特色来制定培养学生的发展战略,立足实践因地制宜,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提升综合素养。
        2.2课堂内外 联动教学
        要想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对学生的情况要有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校本化就是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体现,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在实践中应当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将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和六大板块融合进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还要敦促学生延展课堂之外的世界,以真诚的心态去感知日常生活中值得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未来人才,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有机融合,在生活中学习,也在学习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韧品格,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2.3规范制度 以身作则
        既然是校本化,就免不了要说到学校制度。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意义的集体组织,学生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学到知识也学到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制度的规范化和学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对于学生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优良的校风校纪和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之中茁壮成长。同时,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当定期培训,自查自省,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评和职工互评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做出表率,体现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示范性。好的学校制度和校风校纪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让学生发展得更好。
         3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系统的努力。教育教学工作者们无论从大的环境出发,还是小的细节着手,都应当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能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正确心态,让学生能够获得全方面多角度的成长。校本化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节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教育,将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改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志英.以核心素养为本 培育人文精神[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4.
        [2]赵环平.发展核心素养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J].读与写,2020,36.
        [3]张亚梅.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校本教研的转型[J].考试周刊,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