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探析 ——以临沧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赵雪艳
[导读] 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不仅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

        赵雪艳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 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不仅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笔者学习和梳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相关文献、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临沧市部分乡(镇、街道)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客观反映当前临沧市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沧市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临沧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管理;探析
        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类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指引与示范作用,对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临沧市在全力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经济文化两手抓,逐年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活动形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临沧市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举办活动形式单一,管理队伍素质普遍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要从当前基层实际情况入手,采取各种方式,创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基础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 群众文化的基本内涵
        群众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扬与继承,也是人民群众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传达自身的思想和感情的载体。大力发展与建设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与思想境界,更是拓展与完善人民群众娱乐生活的重要源泉。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从群众文化的三大作用来分析,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娱乐作用
        群众文化为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群众文化活动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种群体性活动,群体活动并成为被认可的一分子是人基于本能的需求,参与的群众大多都是因为爱好,他们能积极主动投入到文化活动中,这种因为爱好自发的参与带来真正的快乐。另外,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前提下,群众文化可以促进与拓展人与人的交流空间,在交流与活动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缓解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以达到放松身心娱乐的目的。
        (二)团结作用
        群众文化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人民群众不断的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随之加深,广大群众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与熏陶下会不自觉地产生共同体意识,人民群众的团结意识也随着增强。
        (三)教育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价值观念参差不齐,吸毒、赌博等仍一些消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扬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倡导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愉悦身心,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生活品位。
        三、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在时代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欣赏与鉴赏水平也随之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仅停留在娱乐愉悦身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希望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来获取新知识,接收新信息,掌握新技能。从调研的情况看,多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单一,内容单调,没有吸引力,符合基层群众生活特点、适合农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文化活动相对短缺。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仅为打歌、广场舞方式单一,重娱乐轻知识。
        (二)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匮乏
        笔者从调研访谈中了解到,临沧市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普遍存在文化建设队伍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延伸到村组一级显得尤为严重。镇(街)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少,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有的文化站应配备的人员编制,未能完全落实到位,导致文化活动开展困难。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建设的瓶颈,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此以来,因为专业能力不够,文化馆工作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是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活动所需的。现有的人才队伍在引导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许多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人员由相关的村组干部兼任,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文化活动的开展出现了“赶鸭子上架”的状况。例如,农家书屋已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但是缺少专人管理,加之学习氛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群众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通过调查分析,文化活动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投入经费不足极大的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发展,造成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停留在中低层次,高层次的文化交流还是难以开展。同时,也影响了部分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周期性、经常性和持续性,因而不能全方位满足群众的需要。特别在行政村一级,由于没有专项的文化事业资金投入,导致许多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四)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挖掘不够
        因地区差异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也随之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将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融人其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调研的情况看,很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脱离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存在随大流的现象。
        四、创新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一)创新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从调研的情况看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文化活动大都为打歌、广场舞比较单一,重娱乐轻知识,与新思想的融入程度低,内容长期不更新,与群众生活现状脱节,与时代需求不相符。对此,基层文化馆要根据居民的具体需要制定文化活动方案,吸引居民参与,定期开展具有鲜明时事色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二是创新群众文化的形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业,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提升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拓展群众文化传播渠道,进而通过新颖的文化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 加强群众文化事业专业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注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优化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合理调配管理人员,促进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性培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促进群众文化事业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三) 拓展渠道解决资金来源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一是将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管理资金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所需的人员及业务经费的足额拨付。二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集体性的建设活动,可以引导地方企业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来,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市场化和一体化筹资模式,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三是强化资金投入管理。科学制定群众文化事业建设项目库,规范项目建设各项持续,合理整合各项资金投入,确保资金使用精准,项目作用充分发挥。
        (四)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文化馆需要把创建有高趣味且融合本地民风民俗的群众文化活动放置到工作日程中来,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地方文化资源,对于本地区的群众来讲,他们十分熟悉,内心会感觉到一种亲切感,更加容易接纳。地方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践行工作,可以充分运用这样全新的信息传输方法,安排和组织音乐、书法。舞蹈以及富有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活动,有效地传递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各项讯息和内容,激发更多当地人民群众自愿参加发展当地的各项文化活动,由此来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五、结语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不仅事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提升,更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虽然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只要创新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就能打破群众文化建设单一、落后的局面,为建设大美临沧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梅, 关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3(14).
        [2]杨丽娟,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J].民族音乐2018(06): 70-71.
        [3]齐淑伟.关于如何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J]. 奋斗,2014,12: 54-55
        [4]林北特.文化视野下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17(02)6.
        [5]陈倩.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趋势与特点[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 ( 19) : 15-16.
        [6]王文红.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分析[J].汉字文化.
        作者简介:赵雪艳(1988.0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基层群众文化、亚非语言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