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业
嘉定区苏民学校 上海市 201802
摘要:高阶思维一般认为是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将分析、评价、创造作为高阶思维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为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具有一致性,评价目标服务于教学目标。有效评价,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阶思维 评价
思维是可以培养和教授的,通过教育得以改善和提高的[.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12):21-28]。高阶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自然也可以在教学中获得提升。而评价作为课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活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
一、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策略的内涵及价值
1.高阶思维的内涵
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高阶思维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发展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课堂里,高阶思维的发展与培养仍然进行的比较缓慢,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高阶思维的内涵,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部分教师对高阶思维存在误区,认为高阶思维是发生在学习者较高年龄层次或者较高年级,其实这是过于狭隘的;目前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与学生应然的思维发展是不相匹配的。
实际上,高阶思维的发展和低阶思维的发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而这个转化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用简单的问题或者贴切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思考,进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确保学生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高阶思维发展的特点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字词为基础,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为主要依托,是规范化教学与学习之初,如果能在这一阶段养成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创新、主动反思、寻求合作的高阶思维习惯那么对于学习者的意义深远;这一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学习特征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低年段的学习者进行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本体阻力较小。
4.评价对于高阶思维发展的作用
评价对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有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形式既有低阶思维又有高阶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将学生的低阶思维转化为高阶思维,引导学生去进行高阶学习时间,进而获得高阶思维发展。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化中,可以起到引导、激励和诊断的功能,将促进和强化学生在课堂上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阶段高阶思维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相应评价策略
(一)小学阶段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内容及评价
1.重视生的评价
在注重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里,学习者评价能力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注意多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来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评价思维的发展,同时结合教师评语,规范和引导学习者在评价实践中学会找到评价基点,科学表达评价内容。给予学习者评价的机会,进行直观科学的评价体验,对于低年级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契机。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喜欢参与的本性会让他们更喜欢去关注评价。生的评价形式可以采取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的思维方式。
2.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高阶思维发展的评价策略
主要以分析、评价、创造为评价维度,分析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将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并确定这些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具体的观察点为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课文后,可以主动地提出质疑,合理质疑,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完成练习的能力,评价方式主要为表现性任务、课堂观察、竞赛、游戏、作业分析;评价这一维度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标准和准则做出判断,具体观察点为语句连贯地表达对学习内容的看法,大胆地发表意见和观点,做到意思清晰,语句连贯,在一二年级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口头评价;创造这一维度的主要内容为将要素整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将要素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模式和结构,具体观察点为展开想象,补充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通过创作字谜和编顺口溜的方式理解词汇和生字,在游戏和分组中能够合作交流,创造表达,主要以表现性任务、作品分析、课堂练习等方式来进行。
(二)促进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阶段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评价实施
小学低年级阶段课堂的教学内容需要低阶思维的支持和充实,低阶思维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奠基,要在扎实低阶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评价是思维转化的重要桥梁。在此,笔者以二年级课堂里的高阶思维发展内容为例,来表述评价在高阶思维发展的角色和作用。如在二下二年级下《狮子和山羊》的练习设计,说说你印象中的羊,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通过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观察。能用一两个词概括出对羊印象;能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能根据本课地理解,提出质疑。
三、结论与思考
1.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评价的关注点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从教学目标开始就要确立以分析、创造和评价为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提问、求解、批判、决策能力。教师的评价内容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精神状态,从评语上不断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推测和表达,关注学生质疑能力,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探究,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堂的注意点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和可能生成高阶思维教学,比如说这节课进行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咏柳》是,这节课大多只能是“低阶思维”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发展高阶思维,但是教师所做的就是在这些差别之上尽可能地通过评价的作用来促进每个学生尽可能地进行高阶思维体验,得到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帅.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 2011(9):31-34
[2]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04(11):13-19
[3] 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12):21-28
[4] 李永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驱动下的校际合作探究学习设计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5] 汤秋.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评价设计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3)
[6] 钟声.语文课堂多元化评价设计探讨[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11):123-124
[7] 王剑玲.小学语文教学“全程评价”设计与应用研究[J]. 《新教育》, 2014(8)
[8] 武春玲.语文课堂评价语设计例谈[J].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14):24-25
[9]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丁朝蓬.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55 ) 91.
[11]裴娣娜. 现代教学论( 第一卷) [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25 )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