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腾 刘铭辉
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因为10kV配电线路具有节点数目多、分布广及具有较低绝缘水平,使用的接地系统往往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特点,如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受到雷击、设备线夹遭到烧毁,或是由于其余人为破坏等因素,则会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这会造成电力企业巨大经济损失,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导致周围人员出现伤亡事故,对于整体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由于人为损坏、设备老化或是遭受雷击等事故而产生的故障,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保证6kV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
1 引言
在配电网络体系中,电力线路是电力网络运行的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用电需求不断提高,即使是偏远地区也有着十分完善的输电系统。这就要求现下的配电网络必须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如何高效进行线路的运行管理,是当下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和配电安全,能够给我国的电力建设增添一大发展助力。
2 安全运行因素
2.1 自然因素
在线路进行实际运行中,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并且线路架设附近的地形较为复杂,实际对线路敷设的过程中,如果对周围因素考虑并不全面,那么线路运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气候影响,比如冰雪和暴风雪,需要进行线路改道,避开覆冰区,还可以将铁塔加高;洪水冲刷杆塔,比如坡下低洼处,需要打防洪坝; 沼泽地,要防止杆塔下沉和积水泡在杆塔周围,需要给铁塔做灌注桩; 杆塔上拨、下拔、或者大风,需要加装倒挂瓷瓶串或者加装重锤; 污秽地区,需安装硅橡胶合成绝缘子,防止线路污秽; 线路防止鸟害,需安装导线护套和防鸟装置等,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接地电阻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线路运行时的安全性,导致线路无法运行。
2.2 配电网络设备规划不合理
在当下,许多地区的配电网络规划较不适应时代的用电需求发展,各项电网设备较为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质量要求。对于电网底架等设备的质量把控标准仍然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地步,使得网络用电较为不规范。各项配电设备跟不上需求的扩大。电线路中的电压运行输送超出了自身负荷能力。各个电基站的建设较为不足,对配电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在人民居住、生产的电力需求密集区,各项电力网络的设备跟不上需求,配电网络的损坏率较大,常常需要配备一定的维修工人进行电网抢修。当下的配电设备较为陈旧,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断电、断裂等问题,出现修复问题的几率较大。各地线路老化问题和落后配电网络设施,是当下安全规划不合理问题导致的,需要电力企业加强规划,带来更加稳定的配电网络运行。
2.3 设备线夹引起的10kV配电线路故障
作为频繁发生故障的一地区,6kV配电线路上的设备连接处,如果电阻持续性的增加,将会导致连接处的温度过热,而使配电线路及有关电力设备出现燃烧状况。对于该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内配备的电力线路运维人员没有落实检修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拧紧螺丝,而增大了设备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此时电流流过该接触点,会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设备线夹。第二,由于在电力设备的线夹及触头连接处使用的材料为铁螺丝,导致线夹触手及螺丝之间材料不同,存在电位差,使接头处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而逐渐松弛,最终烧坏了设备线夹。第三,由于在设备限价以及隔离开关接触面上存在有铁屑,而导致该点接触不良出现故障。第四,由于负荷电流过大而导致开关线夹在通电时,由于温度超过承受范围,而使配电线路受到损坏。
3 措施分析
3.1 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系统
针对缺乏效率的问题,可采用以下具体措施,首先,采用GSM/GPRS定位系统,精确控制运行维护运用,通过运行维护系统来判断配电线路是否出现故障,如果出现问题,就使用GSM/GPRS定位系统来确认故障区段,从而减少检修工作人员无关的工作量,避免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其次,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责任明确,结构清晰,后背保障充足的专项工作管理体系。最后,运行维护管理的流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在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中应当注重日常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强化专业数据库的创设,以便减少线路故障增加的工作负载,使其快速有效的找出解决措施。
3.2 完善信息监测系统
在电力企业中,为促进线路稳定工作,企业在提升系统运行的基础素上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对线路所运行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将其线路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发掘出来,提高线路运行中的质量以及安全,避免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此外在信息化监测系统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要实现线路附近环境和设备等情况的及时监测,假如此时线路存在问题,通过采取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及时的判断出故障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抢修,保证线路运行中的高效性得到提升,为线路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奠定出相应的基础。
3.3 加强配电网络线路的设备管理
配电网络的运行范围较广、规模较大,为日常的设备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负荷。工作中承担的电压较大,同时许多地区的配电网络成立时间较久,各项设备已经老化落后,需要企业进行统一的设备管理更换。在日常线路运行中,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明晰的设备排查检修制度,安排配电人员定期全面进行设备的检测工作,及时发现老旧设备和损耗的设备,进行抢修和更换,以免日后发生安全问题影响人民用电生活。成立一支设备维护队伍,对配电线路中常用的设备进行登记巡查,规划好各个线路的设备检测工作,避免检测死角的出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配电网络线路,要加大检测力度,避免电压负荷问题和气候影响问题的设备损坏问题出现,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3.4 对应的设备限价故障防范措施
由于10kV配电线路上配备的设备线夹出现故障,要检修该故障,需要维修人员停止设备的正常运行,再完成检修工作。此时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并且影响到电力设备获取正常利益的途径。为预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能够将设备线夹及隔离开关静触头形成一体化触头,连接隔离开关及导线,降低故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运用此方法,减轻设备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电力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在设备线夹及隔离开关连接处,可以使用更为优良的连接方式,防止设备线夹温度过高,使10kV配电线路运行具备较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4 结束语
配电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电力输送的基础保障,其线路运行管理的效率影响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配电技术应用、加强安全防控措施、定期检测线路,保障各方线路运行人员安全,才能让电力输送体系平稳运行。对此,电力企业应在日常中更加注重提高配电网络的安全水平,提升线路运行质量,为国家电力发展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琪,雍瑞雪.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126-127.
[2] 郑志.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7):31+33.
[3] 黄伟.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56-57+62.
[4] 邹安杰,周欣.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15):181.
[5] 梁保球.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1):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