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宝
41270219830913****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建筑行业也随着不断发展。由于大家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对于各种建筑的整体质量标准也越发高,建筑行业应当针对各种建筑技术进行充分运用以及优化。现阶段,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越发广泛,建筑行业应当着重对高支模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高,高支模施工施工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一方面促进着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更牢靠的保障。高支模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使得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和进行,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因此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将其积极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切实提高服务建筑工程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使建筑工程得以得以更好地开展。
2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结合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高支模板技术可以增强建筑物的可靠性,因此在众多领域中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通常情况下,该技术涵盖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稳定效果显著;要是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三是施工要求高等。很多单位为了将土地利用率加以提升,而对建筑物施加了较多的压力,继而影响其可靠性。不只是这样,以下几种因素也会影响到该技术的施工效果:一是环境;二是地质,所以这就要求改单位在使用此项技术的前期阶段,应当提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施工地区的检测;二是做好人文地质条件的考察,继而选择最为适宜的施工模式。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倘若想要提高施工水平,那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对高支模板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都知道该技术除了上述特点之外,还存在着临时性的特征,但是从客观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少单位没有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扶持,继而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手段,对提高施工水平、增强施工可靠性等方面均有着积极地作用。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某工程为重要机房楼及科研楼,内部设备精密,造价昂贵,对建筑结构要求非常高。楼层支模整体高度为4.5m~8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机房楼地下一层层高为6.1m,局部5.9m,1~3层层高为5.7m。科研楼地下一层层高为4.5m,首层楼高6m,二层高5.7m,所有高大支模施工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选用50mm×100mm作为背楞方木,18mm木模作为底膜。所有钢管构件都符合Φ48×3.5mm规格。目前市场上钢管厚壁,测量点误差,必须对管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3.1高支模的安装
首先,要在安装之前要做好高大模板支架的检查工作,并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保高支模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要做好回填阶段的工作,做好回填阶段的压实度,避免因为回填阶段的失误而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要对所运用到的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如若材料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变形、生锈或长度不合规格等,则不能对其进行运用,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质量较好、性能较高、符合规格的材料;最后,要在浇筑混凝土方面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一方面要根据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现场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质量。
3.2楼板和支撑体系的安装
在进行支顶安装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梁的位置线轴线和楼面以及标高都进行控制,有效地对其进行放出之后按照横梁和纵梁的方向灵活的放置脚手架。当第一层的脚手架安装好之后再进行水平的调值,使其更加稳定。
随后再继续向上安装,我们每次向上面安装过程中都要在门市手脚的两侧安装紧锁剪刀撑,这种剪刀撑能够使整个梁的系统更加稳定,避免后续出现脱梁等情况,每次我们向上面安装一组时都应该保证脚手架安装整齐,并且一定要使系统支撑更加稳定。此外,应该在制定安装后检查是否牢固,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在进行模板和系统支撑设置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安全、实用、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3.3其余梁模板的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水平控制的标高线和梁的位置线弹出来。不断根据设计的标高来调整门式脚手架的高度使其更加灵活,一般在控制的过程中要时刻的观察整体性避免其不稳定而造成的危险。根据依据设计的标高来对门市脚手架的高度进行确定,我们可以进行可调托顶的上面来安装木坊,并且在固定之后加强梁底的龙骨是木方上面更加稳定。此外,水平杆应该与结构柱之间进行加固,在支架上面一定要使用有效地水平拉杆,通过多种措施对其进行锁好。最后,我们在测量膜安装完毕后一定要检测侧面的垂直高度与板的平整度,加强高支模板的工艺和支架材质等方面的监控,观察各个构件之间是否牢靠,根据技术员和安全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3.4高支模的检查
在高支模安装完成之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地检测,以使其切实符合各方面的要求,进而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需要,服务于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在做好检查方面的工作,务必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要聘请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支模安装工作进行评估,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完善和调整,保证其达到合格的质量要求标准;其二,根据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检查,使其切实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其三,要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审查,确保所用材料符合环保的理念和要求,契合当下绿色发展、节约环保的生态文明发展需求。
3.5高支模的拆除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完成之后,就需要拆除高大支架模板。尽管高支模的拆除工作看起来相对简单,但其也是整个工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与关键环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拆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依据拆除的要求和施工的标准对其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方面,要按照符合要求的拆除顺序来进行,一般而言是采取由上到下的顺序来进行的,但是在这一情况下,不能将拆除的部件从高空抛下来,避免造成一些其它方面的不必要损失,同时还要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即首先安装的部件最后进行拆除,最后安装的部件首先进行拆除;另一方面,在进行拆除工作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场工作,确保在拆除现场的人都是具备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将拆除过程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此外,在拆除工作完成后,要做好部件的放置与管理工作,要将所有物件进行清理,确保数量的齐全,同时对有问题的部件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为高支模的重复利用做好准备工作。
4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去,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被运用到的施工技术之一,高支模技术不但具备操作便捷、极好的确保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性,此外,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所以,应当深入探究高支模技术,借此不断提升高支模技术的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嘉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08):150-151.
[2]张洪伟.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9(16):23-24.
[3]郭超.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8.
[4]陈动粮,王燕.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和探讨[J].门窗,2019(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