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龙健 黄华萍
[导读] 摘要: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其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在工程建设阶段能够大幅度节材、节水以及节电。
        衡阳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0
        摘要: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其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在工程建设阶段能够大幅度节材、节水以及节电。运用此技术,能够减少建筑生产产生的垃圾量,同时减少碳排放、扬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益有着很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经济产业支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最近几年建筑工程也日渐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期限比较长、现场施工环境比较复杂。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但符合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而且也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建筑物的性能,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就有必要积极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形式和传统的施工形式存在差异,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升级,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和装配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进行协同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形式将预先生产的混凝土建筑构件提前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和阳台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现场拼装。通过低于预留的插筋和孔洞匹配之后,结合灌浆浇筑,进而完成对构件的安装。
        装配式施工形式工艺比较简单,整体工期短,施工的成本低,对环境不良影响少,在当前具体施工中得到推广和实施。由于装配式建筑形式比较特殊,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并且要适当对当前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从管理体系上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来说,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获得以下成效:
        第一,提升建筑质量和品质。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工厂生产模式,制造建筑部品部件,产品的质量问题;运用装配化作业手段替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失误以及人为错误,确保工程的质量。采取此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产品的精度,解决传统生产模式下的质量通病以及后期的维护,全面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品质。
        第二,创新管理模式。推行装配式建造模式,会“倒逼”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等,优化生产各个环节,依托科技手段,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高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湿作业,比如和泥抹灰等,交叉作业更加有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缩短 25%的施工时间,同时节约 30% 左右的用工数量等,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PC构件预制管理
        预制构件的质量保证是保障装配式建筑可靠性的基础。构件预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如构件预制在组装模板时,底模表面保持高度的平整,确保构件观感效果,不同模板间的螺栓连接要求完备、拧紧,侧模高精度定位,脱模剂涂抹均匀,接缝填塞密实并抹平磨顺,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工序,当上道工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预制场要有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管理办法及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预制质量并对所提供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负全责。如在浇筑预制构件时随时观测连接处预埋构件位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构件位置的精准度,避免现场吊装拼接受阻。
        3.2构件的堆放管理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来说,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对于构件的堆放管理,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构件堆放或者搬运等工作的开展造成构件损伤。

若发现损坏构件,要按照残次品进行处理,坚决不可以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中,以免造成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使用的装配式构件,必须要设置相应的标识,做好标识保护,便于后期装配作业的开展,同时提高构件的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堆放构件的现场,要进行硬化处理,建设排水设施,结合构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堆放方式,做好支垫防护措施,以免造成损害或者资源浪费。
        3.3构件的运输管理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来说,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质量和效益,要做好构件的运输管理。在运输构件时,使用平板车或者其他运输设备,并且在运输车上要布置能够固定构件的装置或者专用架。结合运用构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把控措施,比如剪力墙板,采取立放的方式保证其不受损坏;对楼梯和底板叠合板等类型构件,运用平放的方法避免其不受损坏。使用固定以及支垫等方式,做好构件保护工作,以免构件被损坏。
        3.4预制构件的安装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中,梁柱、剪力墙、叠合板等建筑构件都是在车间生产后以一体化形式进行运输与现场安装的。在安装、吊装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建筑成品的质量可靠,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到立足实际、具体分析,掌握并落实不同构件的安装管理要点。
        首先,要严格保证下层楼板与剪力墙构件螺栓孔的插接固定,以确保墙体与地面构成统一整体,避免建筑产品抗震性能的降低;其次,在螺栓孔插接完成后,需要及时对孔内实施泥浆灌注施工,从而在进一步强化构件连接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建筑产品的结构整体性;最后,要保证剪力墙构件的连接螺栓处在结构中心位置,以便提高剪力墙的稳定性,为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落实夯实装配基础。
        3.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包含很多工艺技术,其中预制叠合板是所有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该阶段予以足够重视。施工人员在安装预制叠合板时,要保证预制叠合板同作业层始终处于 300 毫米的距离,严格依照安装流程以及安装顺序实施正确安装,安装时施工人员要一边安装一边对叠合板与作业层进行校对,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施工人员安装好以后,还要对本次安装结果进行总结,对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改进,防止下次再出现类似错误,降低安装错误导致的偏差率。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工作,轻拿轻放叠合板,避免发生碰撞情况,从而减少材料损坏与浪费,提升吊板在安装时的精准性。预制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安装底部设置一个临时支架,保证每个支架之间拥有相同的间隔距离,等预制叠合板安装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将临时搭建的支架予以拆除。
        此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倘若施工现场需要安装双层结构,就要严格按照本次建设工程的施工标准设置双层支架。施工人员在安装时需要安装上层叠合板,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安装无误差后对其浇筑混凝土,然后等混凝土充分凝固以后,再对叠合板的强度实施检测,确保所有叠合板的强度都在 75% 以上,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确保叠合板符合相关要求,这时施工人员就可以将下层支架拆除。
        结束语:
        就我国当前发展局势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有突出的作用,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根据每个工程的施工现状和具体要求,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根据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管理举措,以最终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杰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2020.
        [2]李培鲁,吴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20.
        [3]司鹏飞.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
        [4]韩耀春.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砖瓦世界,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