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装备动员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王光富 张 良 屈 云
[导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加快推进装备动员大数据建设,创新运用全新手段和方法,对于破解当前装备动员瓶颈难题、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王光富   张  良   屈  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100036)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加快推进装备动员大数据建设,创新运用全新手段和方法,对于破解当前装备动员瓶颈难题、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  装备动员
        
        随着人类社会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成为国防动员的战略资源和战略高地,有力推动着装备动员工作创新发展。研究思考装备动员大数据的特点规律,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提高装备动员大数据运用能力,实现装备动员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装备动员大数据的内涵特征
        装备动员大数据是指装备动员在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是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动员需求及相关要素组成的信息集合体。装备动员大数据有以下特征:
        (一)装备动员数据体量庞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装备动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蕴藏着海量的动员潜力,数据的感知、监测和传输技术日益完善,数据获取、挖掘和存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各级动员部门获取和产生的信息数据呈指数级大爆炸式增长,数据量单位已由TB级向PB级、ZB级甚至更高级别发展(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
        (二)装备动员数据复杂多元
        装备动员对象涵盖多地域多行业多领域,数据来源渠道多样,数据结构种类繁多,既有定量指标等机构化数据,也有动员能力等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既包括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可视化类型数据,还包括人员素质、国防观念、企业信用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复杂程度超过现有常规技术处理分析的范围。
        (三)装备动员数据处理速度快
        未来高技术战争信息化程度高、突发性强、破坏性大,装备故障损毁的概率大大提高,而装备动员速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战争胜负。大数据处理及响应具有时间短、速度快、实时应用的特点,能够快速分析和传输动员潜力数据,以满足信息化战争战时装备快速动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得动员资源配置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这也要求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以保证实时更新信息。
        (四)装备动员数据应用价值高
        信息化战争中,装备动员需求多样、时效性强、组织复杂,借助于大数据,动员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准确采集动员数据,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分析评估动员能力,精确测算动员需求,提高动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可以实现动员态势动态显示、动员过程实时控制,从根本上解决动员部门协作难的问题。
二、大数据在装备动员的应用难点
        (一)数据思维不成熟
        大数据时代装备动员潜力调查有别于传统方式,强调立足于海量数据,采用全样本的思维方式,从数据关联性中提高装备动员效率。政府和军队囿于传统动员思维,限于传统手段,缺乏成型的大数据意识,“数据管理、数据决策、数据致胜”的氛围尚未形成;社会、企业和个人对于大数据在动员领域的应用还比较生疏,无法有效融入大数据环境下的潜力调查。


        (二)标准规范不统一
        在国家层面尚未建立军地统一的潜力指标体系,军队和政府双方没有建立数据互通的有效渠道,存在数据壁垒,导致需求和供给难以有效对应。与此同时,动员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运行规范,政府和企业的海量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各部门内部专项数据库不尽相同,如不同版本的Oracle、SQL、MySQL等,导致提供的数据难以有效汇总。
        (三)技术创新待突破
        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装备动员潜力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是当前的核心问题。传统数据主要是结构化数据,主要是依托EXCEL报表人工填报,数据信息利用率低。随着信息网络、射频技术、视频采集等感知系统的广泛应用,获取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国内大数据处理技术还较为落后,难以有效对多维海量的装备动员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四)数据安全难防护
        装备动员潜力数据信息化使得军地之间信息共享程度日益增强,大量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传输共享增大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数据外泄,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面临着严峻考验。传统信息安全技术难以全面防护大数据领域,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提出了新的安全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装备动员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大数据思维培养
        思维理念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大数据时代要大力培植大数据理念。各级装备动员机构要带头更新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大数据对装备动员的重要作用,强化数据致胜理念,积极加强大数据研究和运用,积极引导和推动大数据在装备动员领域的运用,逐步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完善标准规范
        我军装备动员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严重制约了装备动员数据的价值挖掘。要以满足形势下装备动员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明确军地各系统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使用方式和权利义务,统一动员数据分类目录、统计口径、数据质量,细化数据结构标准、基础代码标准、数据共享标准,将各类数据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采集量化。
        (三)研究开发技术平台
        研究搭建动员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围绕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数据质量和管理,研究开发分析海量动员数据的计算技术和软件工具,建立集数据收集、归类、挖掘、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动员资源配置管理数据库系统,精确分析处理装备动员需求和供给,提高对动员资源的精确掌握和精确保障能力。
        (四)注重数据安全共享
        抓紧出台装备动员大数据运用的法规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优化报送渠道,确保动员大数据运用有法可依、规范运行。加快大数据软硬件技术研发的国产化进程,特别是对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传输链路、加密算法等核心关键环节,要自主可控,确保数据的物理安全、访问安全、传输安全。
        四、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给装备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深入研究装备动员大数据的特征规律,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促进装备动员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参考文献:
        [1]马银波.国防动员大数据建设与运用初探[J].北京:国防,2015(2):20-22.
        [2]王艳勇.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 加快国防动员大数据建设[J].北京:国防,2017(9):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