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王嘉琦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王嘉琦
[导读] 思维导图在每一个学科中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英语学科的思维导图应当包含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重点以及英语的相关单词符号,这是对英语学习的最直接的总结方式之一。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小学  王嘉琦 531502

摘要:思维导图在每一个学科中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英语学科的思维导图应当包含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重点以及英语的相关单词符号,这是对英语学习的最直接的总结方式之一。此外,思维导图应具有其独特的细致和高度的总结性,学生总结出的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够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总结梳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将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引言:近年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以多媒体或者板书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文化,使得学生通过图像信息、英语单词等内容对英语文化知识产生直观的了解。在思维导图模式下,能够将英语文化进一步的整理并归纳,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梳理英语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采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还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总的把握,了解到学习知识的大致内容,从而便于学生对于课堂重难点知识的把握。其次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习,可以将多个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大大节省教学时间,同时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提升。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有趣的课堂氛围的建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整个学习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沉重,这不符合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英语提出的新的要求。然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营造出良好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设置知识点的空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就会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对于知识进行填补,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因此而建成。长期以来学生处于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英语学习水平也就有了质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化知识,将文化知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性的同时,还要根据文化内容,探究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即文化共性。民族文化容易被迁移到文化习惯中。例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将龙视为民族图腾,华夏儿女也将自己比作是龙的传人。看见,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将龙视为民族的象征,并将龙视为正面文化的象征。但是在西方的文化意识中,将视为邪恶的代表.例如,由于东西方文化不同对颜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下,将白色视为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将白色视为圣洁的代表,以此西方婚礼中会以白色为主色调,如果单纯以对本族文化的视角分析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学习英语知识,势必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了解英语文化,学习世界文化,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与误解。通过对不同文化对比分析,学生能够发现文化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从而逐渐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能够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将文化主题作为核心,绘制出双重气泡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对比左右两侧以相同文化主题为核心的不同文化内容,分析并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对文字进行处理,通过找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同时,这也是一种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长篇大论的文字中找到重要信息,然后根据关键信息理解全文内容,从而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梳理知识框架,最后绘制合适的思维导图;还可以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关键信息的提示,复述或背诵课文内容,再次回归课文。这种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的循环,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将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使知识点之间形成层次和关联,这样能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意思。
        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不仅仅还是培养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具备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文化教学中,可以利用关键词发散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与英语知识的印象。在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8,25(5):109-111.
[2]刘青青.有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8(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