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花
(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11)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创新意识及能力等方面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的培养。综合思维素养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其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对地理学科教学本身以及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围绕这一话题,结合作者多年来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及思考,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综合思维;核心素养;重要性
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与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需要特别注重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上述各个素养的培养,从地理层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质和能力,以帮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从而使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如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也是地理学科本身的要求,对于高中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就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综合思维的概念
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综合、动态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角度的综合思维,第一种是地理要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不是由单一要素形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将所有特点进行剖析,通过摸索最终形成的综合思维。第二种是地理时空,通过对地理现象或事物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规律的综合思维。第三种是地理尺度,将所有要分析的地理现象或事物通过不同视角进行剖析而培养的综合思维,例如微观与宏观的视角、整体与部分的视角等。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一)关于地理要素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综合思维通常会在两个方面出现问题,一方面是对地理要素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往往理解不够清楚。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及指导,因此学生无法将地理要素进行具体分析。例如通常学生在回答教师对影响河流地貌的因素中,通常由于缺少有效的分析思考,导致所回答的内容普遍没有深度,因此也无法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二)关于地理时空中综合思维的现状
一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培养都非常重要,但是通常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二者培养重视度不同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前者都会得到重视,但后者经常会被忽视。特别是很多情况下高中教师也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地理现象或者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上,使学生的综合思维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教师通常会把教材中时间和空间上的两类素材分开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不同的线索进行分析学习,这种方式会出现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被限制,从而无法提到进一步提升。
三、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实施方案
(一)制定适合学生能力的综合思维提升目标
在制定综合思维提升目标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分析不同学生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在内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相关具体内容,从而将实际教学与综合思维的培养有效的结合,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一,教师需要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思想理念进行更新转变,让学生能够围绕着核心素养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需要转变对于地理这门学科不重视的错误思想,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以及正确的学习和教学观念,使教师同学生一道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及学习当中。
第二,教师需要通过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综合思维培养相结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后,将剩余的时间用来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加的活跃。例如:第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增强探究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地理教学,现代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微课或者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由于课时比较短且学习时间自由,对于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或者课下进行复习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微课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知识更方便的掌握,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主要是与其研究的对象相关联,因为正是各个地理要素有机共同的组成及运转,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在面对自然现象及地理问题时,如果我们孤立、静止、片面地去看待和认知,无异于盲人摸象,不可能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当然也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如近些年来国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某种层面上就是在反思了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延续承载能力后提出的科学论断。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这种综合思维的方法,动态、全面、系统地认知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比较分析近些年来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时,我们也看到,高考地理试题命题也往往是以具体地理现象或问题切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归纳分析、灵活运用能力,或者说是在检验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有助于重视地理教学,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综合思维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考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自然需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地理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视必然有助于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因为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不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地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扩充地理教学知识传授之外的育人功能。这就需要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大的创新,如平等、自由、轻松、友好师生关系的重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倡导、生动有趣课堂氛围的营造、具体生活情境的创设等都得进行更新,尤其是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总之,综合思维的培养无论是对学生个体、地理教学本身以及教师自我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采用各种策略和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参考文献:
[1]蒋雅静,钱鹏,王苗苗.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构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6).
[2]常仁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8):147.
课题名称:本文系泉州市丰泽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
姓名:刘琼花 出生年月:1980.11 性别:女 籍贯:福建泉州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邮编:362011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