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潘小维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潘小维
[导读] 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步增加,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钢结构,而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施工具有造型美观、自重较轻,而且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摘要:改革后,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力度逐步加大,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步增加,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钢结构,而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施工具有造型美观、自重较轻,而且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分析研究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钢结构得到广泛应用,与其他的建筑内部结构相比,钢结构建筑成本较低,施工效率高而且方便建筑外形的构建。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一些企业的厂房中也有着它的身影。钢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构建方式,所以,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研究非常必要。
        1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扩大,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面临新的挑战,高层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因为高层建筑更能满足当今人们的居住需求。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核心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层建筑的建筑质量,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核心施工技术。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钢结构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但是由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对高层建筑工程行业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行业工作人员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都比较少,对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再加上钢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待完善。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和分析,对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建筑钢结构设计的现状
        2.1设计理念落后,没有创新
        我国钢结构设计缺乏相应的设计参考和实践经验,由于设计者缺乏信心和自信,很难创造新的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建筑钢结构的相关系数,以提高安全性能更加困难。在设计工作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设计师们只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继续研究设计图纸,并与实际施工相分离。他们必须到工作现场,进行实际调查,并与施工技术人员讨论,才能制作出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科学合理可行的设计图纸。
        2.2施工落实水平
        施工企业管理能力等软实力,存在滞后问题。部分承建单位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在原材料采购中以次充好。或者大量使用农民工参与建设,这部分工人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对施工要领也知之甚少。此外,在结构工程施工中广泛涉及高空作业、交叉作业。不仅施工流程较为复杂,而且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部分承建单位未能合理统筹,也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频出。而且承建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第三方监理之间沟通较少,也没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施工前期、施工期以及后期的验收,在这三个时期会因为施工技术人员和相关监督人员的人为或失误而造成一些安全质量上的问题。比如在前期的选址勘察工作中的不严谨造成选址不当,而导致施工期间或是验收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这类问题将会给后期造成巨大的、不可逆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选址勘察期间要严格按照专业人士的检验进行选址。在施工期间,同样会出现钢材的焊接质量、涂装、装配等相关问题。而后期的验收主要会出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3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中质量监控
        3.1加强高层建筑钢结构材料的质量检验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层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应该严格控制质量:首先,工程中使用的钢筋进场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结合工程施工要求进行质量检验,严禁不合格钢筋进场,以确保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钢筋材料进场时,检查钢筋数量和采购表,避免违规情况发生。其次,精心管理进场后的每根钢筋,以保障钢筋质量。最后,钢筋应首先检查钢筋的标志是否与钢筋质量规范一致,然后见证抽样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2设计阶段控制
        只有在设计阶段得出更加科学科学的方案,才能够给施工形成良好的指导。在本项目规划中,设计院首先对项目周边情况进行了检查,从而得到钢混结构的原始数据。这个过程包括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分析,不断完善设计规范。同时设计师根据勘察结果与国家标准,对设计文进行质量审查,并明确每个设计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其次,为了方面施工落实设计人员还需要深化设计表达。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说明建材使用、施工规范,而且还应该以图例的形式对工艺技术和制作安装等内容进行强调。最后,由于近年来高层建筑项目建设周期越来越短,也使得设计过程存在马虎了事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在本项目设计完毕后严格按照“二校三审”的原则,确保了工程整体设计水平。
        3.3对进场构件的质量控制
        需要严格的分析构件的质量,首先需要在施工现场分析吊装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构件的安装方式,并且科学化的对构件进行安排分析,进厂时需要依照材料计划表来核对进场构件的数量和编号,其次在验收构件的过程中分两步进行,首先由驻场监理人员和相关代表做好检验工作,再由现场的监理和专职检验员进行验收,如果发现构件出现缺少破损和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及时在发运清单上标明,并且在交接清单上签字,与结构安装责任人一起联系生产厂家调配材料,在构件现场验收的过程中还需要认真对涂装材料、焊接材料等进行审核,确定其是否符合施工的质量规定和要求。
        3.4施工前做好勘察与预案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在钢结构工程中具有推进工程进度以及控制工程质量的作用。做好施工前的勘察和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因为选址不当出现的地基不牢靠、建筑不稳定;又比如因为地质过于坚硬或柔软出现钢材与地面接触不良等问题。同时,在施工前期也要做好对相关常见问题的预案,预防和及时修复出现的问题。比如技术和监管人员的配比、施工过程中的焊接、涂装等问题都要做好提前的预案。
        3.5验收质量检查要仔细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盘点,与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质量上的沟通,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反复强调的问题进行仔细地盘查,对转折点、焊接点等关键点进行重点检验,以确保不会出现质量上的问题;最后还要请专业地人士用专业的设备对整个钢结构工程建筑实行全方位的检验。
        结语
        从上文叙述中可以看出,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要点比较多,在实际的把握过程中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关键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这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推进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待推进: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建筑工程行业的扶持力度,为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建筑工程行业自身来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施工方式和内容,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莫兴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80–81.
        [2]袁光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建材与装饰,2017(50):197.
        [3]张景丽,康云健.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29-230.
        [4]郭占锋.浅析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工程应用[J].四川水泥,2018(12):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