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李博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博 杨仃仃 侯杏华
[导读] 过焊接节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钢结构变形,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摘要:在钢结构的焊接活动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切实做到立足于实际,结合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来对焊接技术予以综合考虑。通过焊接节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钢结构变形,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在钢结构的焊接过程当中,包括焊接材料、钢结构、施工场所等,这些均会有较大的变化,因而属于不确定因素。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创新并积累经验,从而有效促进焊接技术的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建筑钢结构工程来说,最主要的连接方式之一就是焊接,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由于钢结构建筑的不断深入发展,钢结构焊接施工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都会使焊接缺陷形成,会导致灾难性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所以,必须对这一内容高度重视。因此,本文自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对钢结构工程焊接变形、应变等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期望本文的研究对于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1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钢结构作为一种强度高、效能好的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自身存在的众多优点,被大量应用在建筑项目中。但建筑对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而目前我国在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钢结构的焊接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传统土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相比,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方面:节能环保。钢结构有着重量轻、强度大的特点,是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材料,其重量要比混凝土结构轻1/2左右,同时钢材的延展性和塑变性使钢结构建筑有着更好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够大大提升建筑的安全系数;施工迅速。在工程建设中,钢结构通常是在工厂预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施工的效率,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能够有效地节省施工材料和人员,在缩短工期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灵活性强。钢结构建筑能够降低墙板的使用,可以提升建筑的套内使用面积,能够节省空间和土地。
        2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人的因素
        对于人的因素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质量决策人员;②管理人员;③操作人员,他们直接决定钢结构工程的焊接质量。在钢结构工程焊接过程中,通过决策、管理、施工等相关来将活动完成,所以,人的因素在焊接工程质量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例如作业人员质量意识缺失,技术水平不足,没有按照工艺规程执行,都会对工程焊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决策、管理不到位,还会使工程质量缺陷形成。
        2.2技术因素
        对于技术因素,其覆盖的范围要广一些,例如设计、施工、检验等等。对于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来说,就是对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将施工工艺进行优后,来使工程施工技术能力提升,从而通过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等来使工程焊接质量得以保证。
        2.3管理因素
        对于钢结构工程来说,焊接质量的管理因素有两个:①决策因素;②组织因素。其中组织因素有两个方面:①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②工程项目实施的任务组织。自质量控制视角出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健全,组织方式的合理,必然会对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有着直接的作用。
        2.4环境因素
        本文所说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工程地点的自然环境;②通风、照明等施工条件;③不同专业、不同工程间的交叉作业形成的管理环境。



        3钢结构焊接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焊接裂缝的控制
        焊接裂缝是影响建筑钢结构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出现焊接裂缝现象,应该在焊接材料的选择上进行控制,比如焊接材料可以用来控制焊接裂缝的化学成分,通过降低母材和焊接材料中形成低熔点共晶物来实现防治焊接裂纹的出现。另外在焊接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控制焊接电流和焊缝速度等工艺参数,使焊缝截面上的宽度和深度比达到工艺要求用来实现控制热量输送的目的;改善焊接接头内部组织需要对焊材进行必要的焊前预热和焊后冷却,提高焊缝的综合性能,防止出现冷裂纹。
        3.2加强焊接人员培训
        传统的环节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建筑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企业焊接施工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比如可以聘请有专业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定期来进行讲课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辅助教授,这样更能方便焊工对新技能、新技术的理解和学习。其次要加强焊工人员对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的提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焊接时身穿安全防护服,避免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保障焊接施工人员的安全。
        3.3加强焊接部位检查
        在焊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焊接技术方法,在焊接完成后,要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查,比如对焊钉的弯曲程度进行检查,看看焊钉根部的焊缝是否保持均匀(对焊钉根部没有熔合或者是没有达到360°的焊脚要进行补焊工作)。最后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企业也可以制定焊接工艺检查制度,定期对建筑的钢结构焊接部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出现的焊接问题,并进行补焊处理,另外对于焊接电源、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也要进行检查。
        3.4钢结构变形的控制措施
        ①对称零件尺寸同一,使加工更加便利,这对于拼装过程中的互换性是有利的。将焊缝合理的布置,倘若材料的尺寸与零件长充尺寸相同,就要尽可能地将拼接焊缝减少;在布置焊缝时,要使构件的重心相对称,使焊接应力的集中、变形得以减少。②在连接零件以及构件过程中,要将不等截面、厚度相接进行避免,相接过程中结合缓坡的形式,可以使截面的形状以及厚度进行改变,让对接过程中截面、厚度统一,使传力均衡,能够使焊后应力、变形过大得以避免。钢结构不同节点,杆件端头边缘距离不能过于接近,大多错开距离不会低于20mm,使焊接质量得以保证,使焊接过程中热量集中上涨得以避免,这样会使变形更加严重。③电焊机的选择有三个方面:a.焊接电流;b.电压平稳;c.负荷用量。对于交流焊机来说,可以在焊接普通钢结构中进行应用。对于直接焊机来说,可以在焊接要求高的钢结构中进行应用。对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来说,可以在要求高的厚薄钢板中进行应用。
        结语
        对于焊接方法来说,很多都是以局部加热为主,这样就会使内应力、变形等出现。焊接应力以及变形,不单单会使工艺问题产生,还会对钢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例如强度、刚度等,同时还会对结构的加工精度等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在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要对焊接应力、变形等质量问题高度关注,对焊接过程的质量有效控制,能够使焊接质量问题有效的消除钢结构在施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有待完善之处,需要相关工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从而推动钢结构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玉莲.概述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的重点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3).
        [2]刘永军.钢结构工程焊接中的缺陷及补救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
        [3]王端洋.过程中的钢结构工程焊接安装质量控制技术[J].大科技,2015(4).
        [4]吴俊峰,吴志刚.浅谈钢结构焊接分析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22):78.
        [5]李绘宇.钢结构焊接施工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97.
        [6]黄丽秋.现场环境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影响[J].科技创业家,2014(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