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邱 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朱宝国,王
[导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病原菌是通过农作物残体进行越冬越夏的。由于免耕技术及秸秆还田的推广,绿色农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对秸秆处理不到位,导致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病害病原菌。
        作物的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邱  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朱宝国,王庆胜,高雪冬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病原菌是通过农作物残体进行越冬越夏的。由于免耕技术及秸秆还田的推广,绿色农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对秸秆处理不到位,导致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病害病原菌。病原菌在合适的条件下,开始在土壤中生长并侵染农作物,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为了能更好的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增产,我们对这三大作物的土传病害进行简单的了解及作出有效的防控。
关键词:作物、土传病害、防治措施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在条件适合时从作物的根、茎部侵侵染维管束,由根部向茎尖发展,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枯萎死亡。侵染病原包括真菌、放线菌、细菌及线虫等。其中以真菌为主,包括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种。非专性寄生是指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腐霉菌引起苗腐和猝倒病等。专性寄生是指植物微管束病原真菌,如尖孢镰、黄萎轮枝孢引起的萎蔫、枯死。根病发生的的严重程度由根端分泌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因此,抑制根系周围系统病原物的生活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的根本及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同时必须严格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
        佳木斯位于黑龙江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辖区跨第二至四积温带,有效积温在2100℃~2700℃之间。佳木斯市现管辖5县(市)4区,耕地总面积约1800万亩左右,其中玉米600万亩、水稻750万亩、大豆450万亩。佳木斯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为了能更好的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增产,我们对这三大作物的土传病害进行简单的了解及作出有效的防控。
        1.发生原因
        1.1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1.2施肥不当: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爆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1.3线虫侵害: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2.主要病害
        2.1玉米: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茎基腐病是土传病害,禾谷镰孢和腐霉菌分别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


        2.2水稻: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残体上越冬。带菌谷种和病稻草是白叶枯病菌主要初侵染源,其它还有再生稻、稻桩、杂草等。稻曲病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表面和落入田间越冬,也可以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水稻孕穗至抽穗灌浆期,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座病形成子囊壳,其释放的子囊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其他病害如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稻苗疫病、细菌性谷枯病、烂秧病、细菌性基腐病、齿矮病、叶黑肿病、黄萎病、菌核秆腐病、云形病、叶尖枯病、窄条斑病、稻粒黑粉病等。
        2.3大豆: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根部和茎基部受害。主要有四种:链孢菌根腐病、丝核菌根腐病、腐霉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或菌核或卵孢子等休眠体在大豆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幼苗幼根。
        3如何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
        3.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可大大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 
        3.2.实行轮作:这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进行作物间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病害需要轮作的年限不一样,一定要掌握好轮作的时间才有效。
        3.4加强管理:管理人员进入温室室进行管理时,要在室外的操作房中更换鞋袜和工作服,防止衣物、鞋袜带菌入室;室外的操作房地面,要撒有石灰面消毒,鞋袜和工作服,要勤洗勤晒、杀菌消毒;人员进入温室后,要随手关门落锁,严禁外来人员、特别是其它温室的管理人员进入室内,以防其它温室病害交互感染和室外病菌侵入温室。
        3.5.改善栽培措施防病: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最好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叶面喷施代替根部追肥,作物生长期可结合施药喷施肥料。嫁接防病,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4防止误区:4.1对病害诊断不清,胡乱用药。如白菜根肿病有一些农户误认为是线虫引起,而使用了线虫药剂防治。如青枯病与枯萎病的诊断不准,细菌病害误用了真菌药剂防治,造成没有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好。
        4.2不注重前期的预防工作,病害发生时才开始用药。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不能很好得到防治,甚至造成作物减产、绝收。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如果我们能做好病虫害防治,它将极大保证农产品的稳产高产、农业的增收增效、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保持,对推动三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玉米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郑俊强. 玉米科学2005(01)
[2]我国水稻主要病害防治研究进展.?张鑫.安徽农业科学, 2019(23)
[3]大豆主要病害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但松伯.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5)
[4]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丰家立.种子科技.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