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20期   作者:赵青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赵青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促进土木工程质量提升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受自然、钢筋以及施工技术因素影响,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问题频发,尤其是在温度效应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施工特点,并对其常见质量问题原因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希望对土建施工有所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应用探析
引言
在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有着非常广泛的欢迎度,当然,广泛的使用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类似于提高建筑质量等等的优点。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裂缝情况的出现。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对带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有着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建筑工程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话时代的来临,作为工程人,应该让土木工程建筑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努力的创新发展新技术,以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得到整体的提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土木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容易被遗漏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弥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施工材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造成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也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应该从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着手去分析其裂缝问题的成因,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在遇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很多的热量;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缺陷等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2.1自然因素
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裂缝,其中地基变形就是产生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混凝土结构施工结束以后,在外部荷载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地基会发生纵向下沉和水平位移等现象,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控的,此时结构内部很容易产生大应力,使得混凝土结构失稳,当应力高于结构本身的极限承载力时,混凝土结构中就会出现裂缝,而且具有很高处置难度。
2.2材料问题
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材料占据采购费用的70%以上,而对于土木建筑材料采购人员需要正确的职业素质培养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情况,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对材料进行相应的改变,通过购买低廉的劣质材料充当优质材料获取中间差价。其次是在施工中,为了发展施工人员需要不断进行自身技术的提高。而当前农民工成为日施工队伍中主要成分,在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民工施工队我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对一些施工技术都是通过常年的经验总结,在使用技术过程中不够完善,不够科学,因此施工中容易造成一些环节的纰漏,从而影响整个施工质量。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对大体积混凝土配比工作有所忽视,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对于一些无关材料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下降,从而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最后施工人员缺乏对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管理,在使用材料钱容易造成材料储存过程中的缺失,影响材料质量,导致材料发挥不出本有的功能,同时对材料造成巨大的浪费,增加建筑成本,影响企业收益。


2.3施工工艺
施工的工艺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却有很多的技术细节,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的流程工艺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缩短施工的周期,将很多流程都进行了简化,导致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造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方案设计以及现场监督的力度也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与稳定性下降,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差以及湿度所引起的,所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对于混凝土的配比要格外的注意,温度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热化,而水热化的来源主要是因为水泥,所以想要降低水热化就要尽可能的选择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材料,科学的进行混凝土配比。
3.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持续的浇筑工作,需要巨大的混凝土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部位的浇筑,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提前的搅拌,提前通知准备做好原料的供应,包括水泥石沙外加剂等各种材料。同时,在生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机械的维修保障,特别是搅拌机与装卸在石砂上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机械使用性能的良好。在水泥石沙外加剂量的计算中,要进行准确的校对,通过连续搅拌供应混凝土具有准确性与稳定性,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
3.3温度控制
说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核心。只要有效对温度因素进行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因为温度因素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一般来说为了快速降低混凝土水热反应的温度,会采用强制降温的措施。在混凝土凝固前,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将冷水注入水管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大量聚集,导致的膨胀问题。在混凝土中主要是水泥与水产生水热反应,因此为了降低水热反应的热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减少水泥的使用。或者可以选用低热水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对温度进行控制的关键就是避免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产生较大的温差,因此也可以采用不保温法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以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可以浇热水,也可以覆盖保温层,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快速的下降,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混凝土自然冷却,避免人为散热,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3.4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
要认识到,抗拉强度的提升,意味着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的抵御应力作用,进而减少裂缝发生。其关键在于抗拉材料的添加,在实际土木施工中,有多种纤维材料可用作抗拉材料使用,如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能够显著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拉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抗拉材料的添加量也需经试验确定,以免用量不合理,而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强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确保作业人员知识水平达标,做好施工中混凝土配置、浇筑等方面管理工作,定期考察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保证其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合理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性,有助于推动整个土木建设行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鹏.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21-122.
[2]席国涛.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9(02):4-5.
[3]张银芳,闫帅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0):85+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