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7期   作者:白茹1 薛玉敏1 王淑兰2
[导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恶劣气候发生率也越来越频繁
        白茹1  薛玉敏1  王淑兰2
        1.隆化县气象局 068150;2.围场县气象局 06845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恶劣气候发生率也越来越频繁,气象灾害的发生会会严重威胁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简要阐述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意在强化我国气象应急管理模式,完善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的建设,并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建议。
        关 键 词: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建议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科技水平也逐步优化和升级,这也使得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这也更好的深化政府和大众的鱼水关系。但是,气象灾害是诸多自然灾害的源头,由此而衍生出的自然灾害会涉及到更多的部门和行业,这也会导致防灾减灾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明、程序不清的问题,进而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气象防防灾减灾应急效益的发挥。因此,下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以供借鉴、参考。
        1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气象灾害的现状
        气象灾害是人类生活的大气圈内自然形成的由大气运动而产生的灾害,是众多自然灾害的原生灾害之一。气象灾害特点如下:一是种类繁多,如高温、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绵雨、风雹等;二是危害范围广,无论是高山、海岛、平原、丘陵、湖海及高空等都会出现气象灾害。三是产生的频率较高,如我国的台风、旱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灾害。四是持续时间长,如干旱、秋绵雨等会连续造成损害。五是损失严重,每年我国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1500亿左右,受灾人数达到1.3亿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气象灾害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统一协调指挥系统还未建立,系统资源整合还有待完善和加强。针对于硬件方面,我国各级区域内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体系尚未构建,气象防灾减灾各级分工合作工作模式还有待落实;在软件方面,我国各个部门还未制定资源整合机制,这也导致各部门的防灾减灾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呈现和反映,极易会造成各个部门防灾减灾工作出现滞后性。例如,目前来说,我国气象部门、水务部门水库水情监测部门、国土部门地质灾害监测部门都是单独建立防灾减灾预警体系,未能够有效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一旦恶劣气候来领,都是各行其事,这也大大制约了防灾减灾的效果,进而给大众带来一定的损失。
        另外一方面,我国农村等基层气象灾害主动防御意识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等基层缺乏对气象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知。与此同时,相关农业部门并没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的工作,最终使得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仍然薄弱。


        2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灾意识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一部分人不具备系统的防灾意识,主观认为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气象变化是不能通过人为因素控制的,这也造成在农业生产中对于气象灾害防御过于被动,从而极易会造成粮食减产的不良情况,也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建设进程也逐步加快,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气象灾害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气象部门加大气象灾害的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大众的防灾意识,让大众意识到气象灾害给自身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危害,从而促使其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以最大程度规避自然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2.2建立统一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不同领域发生的自然灾害都有着一定的联动性,可以说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例如,我国每年的八月中下旬台风恶劣气候出现的概率会很大,其不仅仅会威胁到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其生成的暴雨也会给我国内陆山区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台风所带来的灾害不单单只是涉及到气象行业和部门,还和海洋、水文、水利工程等部门和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仅仅是凭借一个部门的管理和预警也会大大制约减灾效益的发挥。面对于此,我国需要高度意识此问题,在此基此上,建立统一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突出协调、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从而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
        2.3不断完善相应的监测预警系统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需要相关部门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性功能,不断完善相应的监测预警系统,以此来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气象监测和预警在防灾减灾决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监测到气象灾害的实时发展情况,准确的获取到恶劣天气的预警信息,从而未雨绸缪,提前布置防灾减灾应急工作,以更好的规避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恶劣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4发挥出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引导作用
        政府防灾减灾的引导、组织行为能够有效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安抚大众的恐慌、焦虑情绪,从而更好的维持社会的秩序。以隆化县为例,近年来,隆化县逐渐加强了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干预力量,并深入强化各级分工合作工作的落实效果,这也加快了由隆化政府引导的防灾救灾综合管理应急体系的构建步伐,使得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得到有效凸显,气象服务工作者需要高效履行自身职责,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并积极改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优化自身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建立统一防灾减灾指挥系统,进而有效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建光.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176-177.
        [2]蒋士龙.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03):146.
        [3]李剑锋.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