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7期   作者:常健康
[导读] :本文针对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进行分析,
       常健康
        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672505
        摘要:本文针对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进行分析,探讨了近些年来部分地区水稻种植效益出现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种植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稻;种植效益;对策

        在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效益逐渐表现出下降趋势,对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深入分析种植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具体来说,需要对水稻品种进行合理选种,严格控制水稻的灌溉时间、灌溉量和施肥时间以及施肥量,同时还要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一、水稻种植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水稻选种问题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户,种植群体主要为农民,由于其受教育程度比较有限,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往往凭借着自身经验进行种植,而对相关水稻品种的选择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水稻品种和相关种植区域所具有的适应性和水稻生长优势、特点等存在着忽视现象,这也导致水稻产量有所下降,其品质往往相对较差,进而降低了水稻的种植效益。
(二)水稻栽培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在水稻的种植方式上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手段,而对于先进的机器并没有得到普及应用。除此之外,相关水稻栽培技术在推广和应用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水稻栽培理念不够完善,进而降低了水稻种植产量,也影响了水稻的种植质量[1]。
(三)水稻播种时间选择不当
        在对水稻进行种植时,相关种植人员无论采取机械插秧的方式还是人为手工插秧的方式,在插秧时间的选择上往往会对水稻种植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插秧的时间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导致水稻生长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气候和环境等相关因素,延长了水稻的生长周期,也降低了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
(四)水稻水量控制不当
        由于相关水稻种植人员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掌握不够充分,没有对稻田环境、气候条件等相关因素进行准确掌握,进而对水稻生长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无法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等进行准确控制,进而对水稻生长产生了直接影响,也导致水稻的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有所下降。
(五)水稻施肥控制不当
        在具体的水稻种植过程当中,需要对水稻合理进行施肥,在过去主要使用相关的农家肥,但由于农家肥无法有效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进而需要进行替换。目前,多数地区在对水稻进行种植时主要使用相关的化学肥料,虽然对化学肥料进行使用,可以使土壤肥力有所增大,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但如果施肥时间和用量存在错误,将会对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最终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还可能会对该地区的土壤和水源等产生相应的污染,进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
(一)选择优良水稻品种
        相关种植人员想要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需要对品种优良的水稻进行合理选择,这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相关水稻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水稻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水文、气候等相关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要对水稻品种的生长习性和主要特点等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合理选择高产优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以及抗旱能力的相关水稻品种,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2]。
(二)控制水稻种植时间和灌溉水量
        在对水稻的种植时间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相关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水稻品种等相关因素进行考虑。水稻种植时间对水稻产量具有着重要影响,无论栽种的时间过早还是过晚,都会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周期产生影响,最终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在灌溉水稻稻田时,需要结合稻田的干湿情况合理进行选择,对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时间等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水稻生长过程的需水量,而且还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三)合理施肥
        一般情况下,相关水稻种植人员在施肥过程当中,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较多营养元素的有机复合肥,这是因为该种肥料可以有效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水稻的生长。而在具体施肥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对其施肥时间和施肥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等问题,进而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最终产量造成影响。
(四)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对水稻进行种植时,由于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受到不同种类病虫害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因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病虫害种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药物,从而确保能够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首先来说,在对农药进行使用时,相关种植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适宜的农药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要对农药的使用时间和用量等进行有效把握,从而进一步提升使用效果,防止对农药的错误使用。其次,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对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在水稻的幼苗期出现了相关病害问题,需要及时将相关病苗拔出,然后做好补苗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种植人员还需要对稻田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定期开展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对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进行争夺,进而对水稻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最后,相关种植人员在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结合水稻的具体品种和以往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考虑,合理向稻田当中引入相关虫害的天敌,从而提升虫害的防治效果[3]。
(五)提高种植户科学种植水稻意识
        现如今,相关种植人员在对水稻进行种植时,没有对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加大重视,进而对水稻种植效益产生了直接影响。对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全面提升相关种植人员的科学种植水稻意识[4]。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水稻技术的宣传工作,加大推广力度,定期对相关推广人员开展关于水稻科学栽培技术的专业培训活动,从而使相关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更好地开展相关推广宣传工作。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并在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使水稻栽培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具体来说,可以鼓励相关种植人员对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学习,并将相关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生长产量和质量对我国的粮食储备情况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重视程度,采取有效对策,全面提升种植人员的科学水稻种植意识,并从水稻品种选择、种植时间和灌溉水量控制以及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断完善,使水稻种植过程得到优化。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更新相关水稻栽培技术,加强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确保相关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使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晓星.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4):48,110.
[2]邓安凤,杨从党,罗俊, 等.云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9,25(3):83-88.
[3]曹玉洪.马鞍山市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25-127.
[4]余龙生.稳定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9,15(15):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