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及培养对策《浙科版》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金丹东
[导读] 提高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计教学情境
        金丹东
        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

        摘要:提高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计教学情境,而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后要对生物教学的深度进行扩展。在课堂上要有效地突出生物学科的有趣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激情,进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对策,阐述了目前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培养对策;
引言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并且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学生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学科的不同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如果想要形成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有更加专业素质的教师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对教学实现改革。进而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的质量。因此研究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一)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主要是指在严谨务实以及尊重事实的情况下,学生具有的能够认识事物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发现生命的规律,同时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探讨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现象。
        (二)科学探究
        科学研究值得是在研究活动中,学生运用创新勇敢的精神,与同学一起齐心协力,并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在经历了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活动中,最终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过程。
        (三)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在实证过后的一种抽象观点,当学生学习生物概念后,对生命中的现象进行理解,例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命观念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同时还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最后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差
        首先,很多学生没有制定知识学习的策略和计划,这种情况与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校财务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进行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常见,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些情况就导致不能够独立进行思考,更无法指定相关的学习规划。然后,很多学生具有的提出问题并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也与学生收到的教育相关。是高中生被动接受思考、不愿意主动思考导致的结果。最后,很多高中生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并不成熟,这是因为高中生日常接受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教育计划较为欠缺。


        (二)学生缺乏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很多学生缺乏相应的探索精神,这是因为高中生课业较为繁重,因此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剩余时间待在家中,这种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没有相应的时间以及兴趣参与到社会实践互动中,因此他们的眼界仅限于眼前知识的学习,无法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最后,学生并没有坚持不懈的品格,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高中生家长对学生意志磨练的时间较少。
        (三)学生的生命观念不强
        首先,很多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理解层次较浅,这是因为学校以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对高中生的生命教育活动较少或者教育层次较浅。同时,社会的价值观也对高中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中学生无法将直接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学校重成绩而轻应用导致的原因,最后,很多高中生对生物资源的珍惜以及保护程度较低,很多生物资源保护的宣传程度较低,因此实际保护情况状况较差。
三、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帮助学生养成理性思维习惯
        理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分析以及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客观事实和证据为前提,对不同的生物学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其中,为了归纳生物学现象而建立的模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批判思维以及构建模型的思维相结合,应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生命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社会关注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以此能够很好的保障学生在掌握生物核心素养中的具体需求。
        (二)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与高中其他课程都不相同,因为其实验性较强。很多内容主要都是以实验作为基础。因此教室应该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处罚,将生物学的现象与生命的规律性主题进行结合,保障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的融进生活实践中,将理论本身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到生物学的内涵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与其他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不能够采用传统的强迫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化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三)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
        高中生物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很多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都要以实验作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课堂与新课程有效结合,积极加强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的有效互动。在目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中,新媒体在高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实践出发,总结不同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生命观进行积极的归纳与分析,进而能够真正了解到高中生物学习的内涵以及要求。
结束语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基础上,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不足进行总结,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凯.基于实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29):55-57.
[2]陈妍.实例分析视阈下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7(04):33-34.
[3]陈海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以“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7(02):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