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安朝霞
[导读] 水利工程项目中,防洪工程建设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工作,防洪工程本身具有特殊性,对于消除洪水隐患,防洪加固具有重要作用
        安朝霞
        贵州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中,防洪工程建设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工作,防洪工程本身具有特殊性,对于消除洪水隐患,防洪加固具有重要作用。在防洪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大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好施工进度,保障防洪工程发挥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优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质量
        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大江大河及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固堤防工程,以减少或消除险点、险段,进而从根本上增强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落实防洪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优化工程质量及保证工程项目能安全度汛的基础。与其他水利工程不同,防洪工程在确保安全度过汛期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如何在有效的低水位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因此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要力争在符合施工设计标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缩工期。
        1、防洪工程施工现状
        1.1工程老化较为严重
        防洪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区域经济、自然环境、道路条件及实施行业部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不尽相同,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没有如期开展,以上问题若长期滞留,将会加快防洪工程老化。当下,国内早期建成的大部分防洪工程均已年久失修,尤其是有些城防工程无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防洪工程若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将会加快病险、老化等进程,削弱自身的防洪功能。
        1.2基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国家水利部门不断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化工作,近年来陆续修订和颁发了很多管理办法和条例,目的和意义在于抑制以上管理问题的发生。但因防洪工程具有线长量大、交通不便等特点,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任务繁重,没有重视对新管理理念、技术的学习,管理手段没有更新,未应用最新科学技术,以致传统管理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防洪工程在日常运行中发生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修复,甚至可能导致发生大的质量事故,造成损失。
        1.3技术方面存在欠缺
        由于防洪工程具有线长量大、交通不便的特点,工程管理部门无法保证足够的管理人员对防洪工程进行高频度、全覆盖的巡防管理,尤其是农防工程要依靠大量的亦工亦农人员和志愿者义务进行参与式管理。国内很多防洪工程一线人员学历偏低、前期未接受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防洪工程在建设和后期管理工作中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也有一些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强,未能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造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有效落实,这也是诱发工程质量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
        1.4施工方案不合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方案有内在关系。施工方案决定了施工各个环节的安排,以及应对不同气候变化时合理的施工进度调整。很多施工单位在制定方案时一味追求工期,忽视不同水利防洪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最终未能在最佳时期开展相应的工序而影响工程品质。
        2、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策略
        2.1减少行政干预
        为了保证水利防洪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行政干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防洪工程质量不过关,则无法起到防洪作用,洪水会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水利防洪工程建设中,要做好质量管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施工。不同地区施工自然环境有差异,要做好相应的施工备案,备案中要明确相应的施工环节调整和工序安排,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水利防洪工程的质量。
        2.2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不同水利防洪工程中的施工现场地形结构都有所不同,且不同水域中的水位高低、汛期时间也有一定差异。

因此需要结合水利防洪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对钢筋保护层结构厚度的修正调整、技术工序流程与施工顺序的调整等。也要基于实际施工情况,应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高度体系化、标准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充分保障水利防洪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做好水利平面布置管理工作
        提前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从全局出发做好水利防洪工程的平面布置工作,才能为后续各项施工作业的开展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清晰、明确的建设思路。例如,遵循点线面结合的平面布置原则,优先对水利两岸河堤的各处关键施工点进行布设,随后在各处关键施工点的基础上规划统一的水利平面施工布置方案,结合水利内水流走向变化、水利结构等工程信息,针对性制定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
        2.4选择适当的工期
        在水利防洪工程中,汛期的到来与否以及水利内水位数值的高低,都会对后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工序作业的开展造成影响。例如,在夏季组织开展水利防洪工程施工时,不但会有可能出现洪水等水灾安全事故,且过高的水利水位也会大幅提高施工难度系数。而在多雨季节,也会引发以上问题的出现,例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因此,要结合不同水利防洪工程所处区域的气候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工期,优先在水利水位较低、少雨的秋冬季节中开展作业,尽可量避免在多雨的夏季开展施工作业。此外,在秋冬季节中开展施工作业时,过低的室外气候温度也会导致水利内水流出现冻结现象以及一定程度的体积变化。因此在秋冬季节中需要考虑到较低气候温度与水体冻结因素对各项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施工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2.5落实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在防洪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落实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为基础,组织监理、设计、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机构共同评定核备分部工程质量。针对隐蔽工程或工程施工阶段需隐蔽的部分,隐蔽操作前需经各参与方的联合检查,质量达标后方可予以隐蔽。各参与方均要分类梳理及保存各种质量评定资料,维持资料内容的翔实性、合理性及完整性,为工程验收阶段提供依据。
        2.6关注河口沙坝,优化河口整治
        河口段是水利整治的重点。河流河口段,由于河流冲刷与海水潮汐的相互作用,部分发育形成了河口沙坝。理想状态下的河口形态为在多年天然河川径流与潮流双向水动力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河口形态,但据笔者多次在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由于上游河川径流被多级拦蓄用于发电等原因,有不少河流的河口有萎缩趋势,沙坝淤长淤高,冲刷不力,汛期易形成泄洪卡口。有河口沙坝的河流需重点关注河口沙坝演变趋势,优化口门整治,并兼顾本地区港口建设和渔业发展,构建满足泄洪、纳潮和水体交换需要的、通畅稳定的洪潮通道体系。
        2.7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项目部应构建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专职质检员为责任人、质检及施工人员为骨干的质量管理体系,立足于防洪工程现场条件,结合设计的工程功能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有计划性的改进质量控制手段。在具体施工阶段,应督促施工队伍一定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基本施工流程及合同上约定的内容进行施工,认真落实施工质量“三检制”,严格推行逐级检查验收机制,确保质量保障体系良好运行。
        结语
        水利防洪工程应用各项施工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工程施工质量缺乏必要保障,各类施工问题频繁出现。针对此,必须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合理应用各项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水利泄洪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光仔.浅谈防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1(05):114-115.
        [2]李全力.浅谈防洪工程建设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171.
        [3]梁晓军.防洪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5):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